近年来,德州临邑县老年大学坚持政治立校根本,守正创新,凝心聚魂,把稳步推进临时党组织建设与教学活动开展相互融合、一体推进,扎实做好老同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老同志在过好退休生活中,发挥作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为临邑老年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临邑县老年大学学员党员现状 临邑县老年大学成立于2019年,是第十批全国老年远程教育实验区、省级规范化示范学校。下设音乐表演、书画、形体、器乐四个大系列,13个专业,29个教学班,建立了2处老年大学分校,5处老年大学社区教学点。在校学员612人,其中党员学员86名。这些党员学员具有党性强、素质高、才艺广、资源多等优势,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仍有继续为党、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发挥余热的真诚愿望和满腔热情。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深入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党员情况。集中开展“师生党员亮身份、做表率”活动,广泛动员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主动登记,亮明自己的身份,不做“隐身党员”“地下党员”。在学员报名初始,对党员学员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入党时间、离退休时间、原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内容进行登记。建立《离退休党员调查摸底表》,开学后深入各教学班对来校学习活动的离退休党员进行统计摸底,形成了离退休党员学员花名册,全面掌握了来校学习活动的离退休党员的基本情况,为建立临时党组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依规合理设置,临时党组织全覆盖。按照“有利于教育管理、有利于学习活动、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原则,成立临时党总支,老年大学副校长兼任临时党总支部书记,统筹抓好临时党组织建设和活动开展。选派熟悉党建工作、教学管理业务的青年业务骨干担任组织委员。根据大学专业开设和不同教学水平班次,划分音乐表演专业、书画专业、器乐专业、形体专业等4个临时党支部。选配党性强、威信高、经验丰富、乐于奉献、身体较好、相对年轻的退休干部党员学员担任支部书记、总支部委员、班长,把党组织嵌入到教学管理中去。推行学员自我管理机制,由党支部牵头、班长负责,搞好学员考勤、教学质量评估等工作。使临时党组织设置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达到了临时党组织的全覆盖。 (三)坚持凝心铸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共学党课铸魂补钙。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每学期都把理论学习作为开学第一课,邀请县委党校讲师作报告,使老年大学成为党和政府团结教育老年人的重要阵地。根据党员上课时间和地点分散的特点,组建班级党员微信群,及时推送学习资料。用好用活“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学习强国APP”等学习教育载体,组织党员学员开展学习和交流讨论,加强党员学员的党性锻炼。二是共沐红色精神洗礼。组织学员参观“王为民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齐河三种精神党性教育基地”,进一步夯实老年大学的临时党组织战斗堡垒。近年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专题学习教育70多场次,组织临时党支部书记外出参观学习及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0多场次,参加学习党员达800多人次。 (四)党建引领搭平台,发挥作用展风采。充分发挥“红色领航 银领聚力”离退休干部党建品牌,立足红色宣讲、志愿服务、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作用,充分展现学员积极健康的精神风采和良好形象。 一是坚持政治引领,党建融合办学。坚持开放办学,设立犁城、宏宇、宏达、曙光、龙泉5个社区教学点,打造家门口的老年大学。 二是搭建活动平台,展示教学成效。组建老年大学艺术团展示老年大学教育成果。开展送文艺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等活动50余场。开展“校园老年艺术节”教学成果展演,每学期组织两次大型学期成果展示。录制《灯火里的中国》“快闪”活动为党庆生,100多位学员参加拍摄《我和我的支部》微视频,在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三是助力基层治理,凝聚银龄力量。鼓励党员学员积极参与基层活动和基层治理。组织引导学员钟效杰、宁玉合、石磊英等16名学员分别到瑞恒、犁城、水利局小区等社区报到并任职,发挥自身地熟、人熟、事熟的优势,积极参与社区治理项目。学校成立“为民”志愿服务,先后开展义务理发、环境卫生清理、红色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120余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学员党员认为自己的党组织关系在原单位或社区,来校主要是接受“休闲教育”,只要快乐和健康就好。也有些学员党员在退休后,认为自己从“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生活重点移至家庭,没必要接受政治思想教育,没必要参加党组织活动,放松了思想上的要求,不愿意亮明党员身份。 (二)保障机制不健全。一是管理体制欠缺。由于学校党组织的“临时”性,对学员党员参加政治学习和组织活动等,难以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不能较好实现对学员党员的组织管理。二是活动经费保障受限。随着学员的快速增长,学员党员的人数逐年增多,必然面临经费保障问题。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存在“有想法,无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时党组织活动的开展。 (三)活动开展覆盖面窄。临时党支部在党员活动方面目前还停留在主要由学校组织的层面上,各支部结合活动团体、教学班特点开展活动较少且不够均衡,活动针对性、覆盖面不足,影响了老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了党支部战斗力的发挥。 四、意见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加强对学员临时党组织建设的组织领导。进一步整合县委组织部、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工委、财政局等相关部门的资源力量,把县老年大学临时党组织建设纳入党建工作的整体规划,根据县老年大学学员临时党组织的实际和特点,统筹管理,分类指导,在相关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持。 (二)强化班子建设。充分利用县老年大学的资源,严格把好用人关,选优配强临时党组织班子成员,实行学员骨干队伍动态调整机制,建立银色人才库,增加党员骨干队伍储备。加强学员骨干业务培训力度,提升思想认识,增强大局意识,拓宽工作视野,提高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 (三)创新工作模式。一是创新活动载体。结合离退休干部党员特点,探索建立“党建+工作室”“党建+互联网”“党建+社区教学点”“党建+文体活动”的工作模式,将学员临时党组织各项工作与教学管理结合、与志愿服务结合、与文体活动结合,拓宽学习活动载体,增强学习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二是强化经费保障。建立健全稳定的临时党组织活动经费保障机制,探索通过“财政支持一点、党建经费补助一点”的方式,拓宽临时党组织活动经费来源。三是加强正向激励。结合老年大学优秀教师、优秀学员骨干评选工作,开展先进临时支部、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评选表彰,广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切实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激励各临时支部的工作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