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专题 本期话题 查看内容

微短剧是不是老年人的“精神大餐”?

2024-11-3 09:59| 发布者: 家网编辑9| 查看: 6505| 评论: 5

摘要: 最近一段时间,中老年题材的微短剧作品火爆全网,《闪婚老伴是豪门》《闪婚五十岁》《五十岁保姆嫁豪门》……这些微短剧中常常包含“闪婚”“豪门”“家庭大战”“财产纠纷”“逆风翻盘”等桥段,很多播放量超过亿次 ...

最近一段时间,中老年题材的微短剧作品火爆全网,《闪婚老伴是豪门》《闪婚五十岁》《五十岁保姆嫁豪门》……这些微短剧中常常包含“闪婚”“豪门”“家庭大战”“财产纠纷”“逆风翻盘”等桥段,很多播放量超过亿次。

微短剧每一集的时长通常就几分钟,时长虽短,但有紧凑的剧情和强烈的情感冲突,而且会有很多“爽点”,能够迅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沉浸在一部部微短剧中,成为他们打发时间、排遣寂寞的重要方式。有些老年人为了追微短剧成千上百,甚至上万的花钱。

对此,您怎么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蓬莱gyl 2024-11-10 13:04
微短剧,是不是老人的精神大餐
     老人爱看微短剧, 这是了老年人与时俱进的表现,他们也想享乐生活,求得快乐。看出他们不仅需又要丰富的物质生活,更是需要富足的精神世界。但是不少微短剧内容劣质,低俗不堪,我觉得不是老年人的精神大餐。理由如下:


首先有的微短剧刺激但下头。如;《婚礼上婆婆惊艳全场》的短剧上线3小时,平台话题量就破亿。极端数据背后是极端剧情——婆婆被当成小三,被恶毒媳妇扇耳光、脱衣服、拍**、撕房产证、砸珠宝等连虐5集,把矛盾挑拨到极限,随后剧情迅速翻转,婆婆以极端方式复仇成功。剧情应引导人们以精神文明,尊老爱幼,家庭和谐,可是它宣扬的是低级庸俗、下流,不和谐 、互相争斗。

例2:有一些短剧教唆老年人“生孙子才给带孩子,生女孩就不带”“卖房卖车环游世界”等,价值观极为扭曲。这样的微短剧借刺激博眼球、煽动情绪,污染网络环境,就是文化垃圾。让人们学习这些坏品质吗!

其三;微短剧吸睛也吞金,大肆收割老年人“韭菜”。微短剧的“氪金”能力强到可怕。有些微短剧未标明看完全剧需要多少钱,一到“爽点”就戛然而止,提醒老人该交钱了;老人被扣钱还浑然不觉;有些付费内容严重缩水,剧情变短、随意下架, ...
引用 嘉言懿行 2024-11-6 09:36
(接上页)我退休后学习掌握了电脑和网络操作技术,每天分时段,利用几个小时,写点文章,浏览一下网页。使用上智能手机后,上网更加方便了。异彩纷呈、琳琅满目的网络世界,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我根据自己年龄和身体实际情况,坚持不迷恋、不超时、不影响健康的原则,日常除了网上购物、现金支付、微信发帖和聊天外,偶尔也看一会儿微短剧和短视频。经常被剧中令人耳目一新的精彩情节和振聋发聩的话语所感动。发现自己喜欢的内容除了点赞外,也写几句评论。既满足了人生需求层次理论中的自我实现需求,又为社会奉献了绵薄余热,使自己的人生品味得到了升华。对于需要付费的微短剧,我一般不看。
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微短剧制作发布者与广大老年人的目标是一致的,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微短剧市场会越来越精彩,会持久不断地慰籍着那些历经沧桑,跟上时代步伐,不愿落伍的的老年佼佼者。
引用 嘉言懿行 2024-11-6 09:33
美味大餐也要合理享用。我认为,近几年来爆红网络的微短剧,确实是老年人的“精神美味大餐”。许多老年人观看微短剧引起了情感共鸣,满足了他们对生活的眷恋和精神需求。这种当代文化产业的新趋势,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娱乐选择的同时,也同其他各种新生事物一样,会出现一定的负面影响。有的制作发布者为了攫取不当利益,欺骗、引诱老年人支付过多资金;有的老年人沉溺于网络,过度观看,影响身体健康;有关监管部门工作不到位,出现了较多低俗不雅的作品。从总体上来看,这些问题是枝节不是主干。
作为一名老年人,能够尽情享受现代高科技网络文化生活,本身就证明了自己没有落伍,跟上了时代发展步伐,提升了人生格局,值得自豪。但是,再好的美味佳肴也要合理享受,饮用不当则会劳神伤身。如果由于迷恋微短剧,带来了负面影响,甚至上当受骗,要首先从自己身上查找原因,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再次上当。不应该怨天尤人,把责任一股脑儿推给网络平台和有关部门。我的一位邻居,夫妻二人迷上了看视频剧赚钱,每时每刻手不离手机,眼不离屏幕,结果做饭时忘了关火,把价值一百多元的锅烧透了底。他们笑着对别人说,一年也没有挣出口锅钱来。(接下页)
引用 桃园愤青 2024-11-5 13:35
付费看微短剧是陷阱
本期话题,我知道了一个新名词——“微短剧”。在“头条”上搜了一下,原来“微短剧”是一种付费观看的视频节目。有许多老年人中招,据说有人一个就花好几千。
迄今为止,我没有看过“微短剧”。平日,看到要收费的节目,我会立马躲开。所以,我即使碰到收费的“电视剧”,我也会退避三舍的。
我反对这样收费的“微短剧”,收费的“微短剧”就是商家设置的陷阱。卖保健品的商家,把矛头对准老年人,看准了老年人急于治病养生空子,被抓住的是有经济实力的老年人。“微短剧”抓住中老年人所存在思想疙瘩和急于肖磨时间的软肋,他们和宣传保健品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想掏空他们的腰包。
所以,我也不赞成中老年人,吞饵深陷其中。解决思想疙瘩,消磨时间的渠道很多,大可不必,花钱去看“微短剧”。况且,很多东西不是一两集“微短剧”就能解决了的。还是听听亲朋和儿女的劝告,远离“微短剧”,不花那些冤枉钱。
引用 纪慎言 2024-11-3 16:11
那些为了追微短剧成千上百,甚至上万的花钱的老年人,一是没事闲的,二是有钱烧的。

查看全部评论(5)

相关分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