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潍坊奎文区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老年教育条例》要求,立足实际探索老年教育发展模式,凝聚教育合力、提升教学效力、激发晚情活力,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充分链接资源,凝聚教育合力。高标准推进区老年大学建设,与区文化馆、美术馆共用共享面积3600平方米,打造区级综合学习活动阵地,进一步拓展老同志学习活动空间。推动老年教育社区化网格化,开设老年大学社区分校15所,与驻区企事业单位联合办学4所,开设书画、太极拳、舞蹈等12门专业,设置烹饪、护理等特色课程,办好“家门口的大学”,形成三级联动、多点办学的老年教育格局。充分发挥毗邻市老年大学的优势,积极链接教育教学资源,协调配备市校经验丰富的老师,引入市校专业教材,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规范制度管理,提升教学效力。实现管理制度科学化,制定“奎文区老年大学教学管理工作规范”汇编,完善教师管理办法、学员信息登记等制度,不断推进老年大学标准化建设。完善服务机制,制定“一对一”联络员工作制度,安排工作人员对班级进行包靠管理,及时了解教学进度、学员需求,通过民主推举班长等方式,引导学员进行自我管理。规范课程体系设置,秉持适老为老原则,开设太极拳、瑜伽、钢笔画等特色课程,常态化开展“银龄公益讲堂”,聚焦老年人金融安全、心血管健康、视频剪辑等热点问题,组织专题讲座培训。 建设活动阵地,激发晚情活力。探索“班级+志愿”服务模式,培养一批热心公益的骨干力量,引导学员根据兴趣爱好、自身特长组建志愿服务组织,孵化培育春晖轻骑兵文艺志愿服务团队、草根文化社等志愿服务队伍,在邻里调解、关爱帮扶、文艺宣讲等方面发挥作用。持续推进社团建设,在区老年大学打造动态、静态两个社团工作室,为老干部社团日常活动和骨干会议提供场所,孵化培育摄影、非洲鼓、电吹管、成美朗诵、舞蹈等社团队伍,共计80余人。依托区老年大学搭建风采展示平台,举办老年大学书画摄影作品展、老干部文艺汇演等活动,评选展出64幅作品,演出15个精彩节目,切实增强老同志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