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南川区坚持党建引领,以用心用情、精细精准工作理念,创新创优推动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围绕“退前、退中、退后”三个方面,构建从干部荣誉退休到养老护理的全链条精准化服务,不断提升离退休干部幸福感、满意度。 一、做好“退前”文章,让退休程序“规范化” 一是规范制度落实。区委组织部、区委老干局、区人力社保局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行干部荣誉退休制度的通知》,提出“专题谈心谈话、走访完善台账、举办荣退仪式、制作纪念画册、引导老有所为”等九项荣誉退休举措,确保荣退制度全面落实。二是做好暖心提示。每年年初,以“一封信”、“提醒函”等方式,对各单位进行督促提醒,干部退休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组织部门和党组织负责人进行一次专题谈心谈话,肯定工作成绩、了解思想状况、表达敬意谢意、征求意见建议,鼓励退休干部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责,踊跃加入银发人才专家队伍、融入城乡社区发挥作用,实现在岗到退休的“温情”过渡。截至目前,68个区级部门、乡镇街道开展暖心谈话368人次。三是准备贴心大礼包。统一印发《退休干部服务手册》,包含老干部工作政策、便民服务知识、看病就医指南、养生保健常识、老年大学简介等内容,为干部退休生活提供规范性指导。 二、抓实“退中”文章,让退休仪式“常态化” 一是精心策划退休仪式。举办以致一封组织感谢信、赠一本青春纪念册、送一份同事祝福语、留一段工作历程感言为主要内容的“4+X”荣誉退休仪式,实现干部退休从“冷冷清清”到“热热闹闹”的转变,让退休干部组织归属感更强、政治荣誉感更足。截至目前,全区各级部门举办荣誉退休和迎新仪式96场、542名退休干部完成从“临退”到“退休”的角色转换。二是建立“荣退即履新”机制。荣退仪式结束后,及时做好涉老政策宣传、提供服务指南、录入党建红岩青松信息平台等服务工作,为新退休干部讲解退休服务政策,为有意愿的老同志联系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兴趣社团,对接社区做好报到工作,引导2356名退休干部到居住地所在社区报到,实行“双重管理”,接受“双向服务”,打通组织关怀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做好无缝衔接管理。干部退休文件下发后,及时转接组织关系到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组织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接收”新党员2868名,讲解参加党组织生活、严守纪律规矩、做合格党员等党内要求,3300多名退休干部编入退休活动小组,实现干部在岗工作和光荣退休无缝对接。 三、抓牢“退后”文章,让退休生活“幸福化” 一是全面落实政治待遇。坚持召开重要会议、举行重大庆祝纪念活动邀请老领导参加,组织参观考察学习和重大节日走访慰问活动。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每月一荐”,安排专人每月收集、整理、分发学习资料,联动开展党支部组织生活落实情况全覆盖督导。积极开展“菜单式”离退休干部微党校教学,以需求为导向,“点菜”“拟单”“上菜”,让老党员学有劲头,学有所获。二是从优落实生活待遇。实时更新离退休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全方面掌握5000多名离退休干部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服务需求等信息,为精准服务提供数据支持。建立“情暖夕阳关爱档案”,为邓辅全、郑洪德等8名高龄老同志实施家庭智能感应灯、浴室助浴等38项适老化设施改造。精细精准落实离休干部“一人一策”。三是就高落实医疗待遇。联合区人民医院、中医院打造老干部就医“绿色通道”,通过优化导诊优诊、简化看病就医手续等方式,将优诊服务落实到老干部就医全流程、各环节。落实好区级统筹管理医疗服务保障,惠及老干部78人次,报销医疗费用7.8万余元。建立重点离退休干部巡诊制度,全区建立医疗巡诊队伍16支,开展健康巡诊服务35次,受惠2145人次。四是搭建银辉平台。建立“金佛山银发先锋”人才库,每年吸纳约300名新退休干部入库。依托老干部学习活动场所、党建协作组、渝南事·银发先锋联盟等阵地,成立区级老干部志愿服务队,引导老同志参与成渝双城经济圈、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关心下一代等志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