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省委“新春第一会”精神,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深入实施“银领助力”争先工程,浙江温岭结合实际情况,将老同志“所能所愿”与社会“所需所盼”相结合,搭建“献智助力、文化传播、志愿服务”三大平台,进一步推动“银色人才”在温岭构建“两城两湖”新格局中贡献银和力量。 搭建献智助力平台,凝聚工作合力,助力社会发展。开展“赞改革发展成就·聚银色人才力量”专题调研活动,通过座谈会、调研会和个别访谈等多种形式,聚焦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重点工作,广泛听取老同志的意见建议,在人才引进、工业强市、民生保障、城村两改等方面收到老干部建议50余条,老干部孙纯棣的建言献策得到市委领导批示肯定。结合“走基层、看变化、促发展”活动,定期组织离退休干部对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进行调研,听取老干部对温岭市重点项目及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的意见建议。召开“银色人才”领军人物座谈会,号召“银色人才”组建团队、建立工作室,变“单打独斗”为“团体作战”,并围绕如何做好银色人才工作展开交流讨论,充分征求老干部意见建议10余条。 搭建文化传播平台,构建多元载体,展现银龄风采。探索“文化宣传+艺术浸润”引领乡村风尚工作模式,深度对接农村文化礼堂,建立集“初心教育基地”“红色宣讲基地”“文化宣传基地”于一体的老干部“银耀基地”。目前全市共有20余名离退休干部党员担任农村文化礼堂“驻堂讲师”,10余名老党员担任“乡村艺校”教师。充分发挥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两个阵地以及老干部艺术团、老年书画协会等老年社团组织作用,常态化开展送戏下乡、主题书画展等活动。组织举办“‘银和’风尚节”、“银和笔墨飘香·书画展”、“银和同心向党·联动宣讲”等活动,充分发掘培养老干部文体爱好者和活动骨干,为老干部提供交流学习、切磋技艺的平台。联合市融媒体中心推出《温岭记忆——老骥说》专题栏目第二季,以访谈老干部的形式,展示温岭各领域敢为人先、敢闯敢干、创业创新的典型事例。 搭建志愿服务平台,聚焦群众需求,释放银和力量。注重把“银龄助力”工程和“银和”志愿者联盟工作紧密结合,在优秀志愿者中挖掘培育银色人才,在银色人才中倡导开展志愿服务,相互促进,相互成就。召开“银和”志愿服务项目展评会,共展评了11支志愿队的11个志愿服务项目,评选出8个优秀项目。其中市老年大学志愿服务队的“幸福照”项目多次被学习强国、台州日报等各级媒体报道,向阳志愿服务队援助困境青少年项目在温岭电视台“温岭记忆——老骥说”栏目播出,志愿服务项目化、长效化进一步彰显。持续推进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强化老干部志愿服务队伍培育,常态化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关心教育下一代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最美老干部”俞明德工作室上半年开展各类思想教育活动50余次,为3万多名少年儿童送去关心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