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济宁市鱼台县聚焦文化养老主阵地,以打造精品老干部社团为抓手,积极构建“基础链、服务链、人才链”“三链融合”发展模式,引导老干部在助力文化养老事业发展中担当作为、释放力量。 建强组织体系,筑牢团队发展“基础链”。坚持“支部建在社团上”工作理念,在艺术团、书画研究会、文学社、摄影学会、新媒体工作室等5个社团建立功能型党支部,用好10处社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共享活动站,推动党建工作与社团活动深度融合。以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为抓手,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非遗文化“两创”宣传展示等主题,组织党员到社区开展“双报到”,推动形成“报到进社区、活动靠社团、奉献在社会”的良好局面。注重发挥社团党员自身优势特点,围绕文艺党课创作,由老同志自编自导自演红色情景剧《永恒》,荣获省离退休干部“银龄舞台”文艺党课展播活动铜奖。 聚焦作用发挥,延伸基层治理“服务链”。依托社区老年学堂和镇街老年学校,建立老干部社团活动场所20处,设置老干部工作室、舞蹈排练室、综合活动室等功能室,提供开放式、预约式、菜单式“订制”服务,满足老同志差异化需求。做好“美德+文化”志愿服务结合文章,在重大节庆时间节点组织老干部社团与社区志愿者联合筹办文化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传统文化进社区”活动120余场次,受益群众超2.1万人。选拔推荐一批以老干部艺术团团长刘召训等为代表的退休干部担任小区楼长、单元长230余名,从解决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办好居民“身边小事”,激励老干部当好“社区与居民、物业与居民”之间的“桥梁纽带”。 突出成果转化,汇聚银发资源“人才链”。按照“忠诚、热爱、干事、担当”选拔标准,梳理登记在文学、艺术、信息技术等方面有专业特长的老干部,纳入专业人才库225人,通过选优配强社团带头人,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聚焦乡村文化振兴,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优势,组织文学社、摄影学会等70余名成员深入挖掘历史人文遗迹,累计编著130余万字的《文化罗屯》《魅力张黄》等“走进孝贤故里”系列丛书5部。组织老干部协助镇街开展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先后打造清河杞柳产业文化展览馆、谷亭街道演武坡村主题公园、王鲁镇“稻田画”和王庙镇旧城海子游学基地等“五馆一园一村两基地”,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汇聚银龄优势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