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玉门市关工委正确把握服务未成年人的方向和目标,不断优化未成年人保护关爱举措,打造“三个品牌”提升青年少关爱服务水平,守护孩子们健康成长。 打造特殊儿童关爱品牌。通过“七彩小屋”留守儿童之家、组建“代管家长”“爱心妈妈”“五老”骨干志愿者关爱队伍,广泛开展校外辅导和亲情关怀,满足留守儿童生活上缺少关怀、心理上缺少抚慰等需求,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给残疾困难青少年进行关爱服务。学校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特殊群体学生制度,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教育管理与转化实施方案》,采用一对一帮教形式进行教育,帮教教师建立特殊学生帮教档案,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和帮扶措施,及时给予纾困解难。 打造捐资助学关爱品牌。广泛开展“一对一”“一帮一”“一帮多”捐资助学活动,使残疾人、大病等特困家庭的孩子得到及时救助。关工委充分发挥作用,走村入户,了解本辖区内下一代困难和需求,及时与上级部门对接协调,争取外援解忧帮困。下西镇积极争取中国石油西北销售公司连续8年的爱心捐赠,每年捐赠助学金5万元,为50名女童发放助学金和爱心文具包;市关工委扎实开展“千人关爱帮扶项目”活动,采取省级拨付与本级配套的方式,先后为小金湾乡、独山子乡两个少数民族学校30名困难学生捐助3万元资助金。民政为12个乡镇的15名孤儿、39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生活费51.39万元,为4名高校就读孤儿发放助学金3万元。 打造科普教育品牌。以“讲道德、学科技、创事业、奔小康”青年自强自学活动为载体,与乡镇农技中心联手,扎实开展农业科技入户活动,举办农作物种植、果树嫁接修剪、病虫害防治、养殖技术等科技培训,向青少年农民提供生产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发放技术资料明白纸,强化科技指导,依托农业示范园区,开展技能培训,引导青年农户运用新品种、新技术。组织“乡土人才”、致富带头人、创业成功人士开展现身说法,加大青年农民“传帮带”,提升青年就业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