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奉献”抒写人生主旋律 ——记章丘双山街道退休干部周勇武先进事迹 他是辛勤奉献、不辞劳苦的退休老教师,他是义务劳动、坚守岗位的“护山老人”,他是热于助人、免费辅导书法的“周老师”,他,就是一生都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身边雷锋周勇武。 2003年从教育系统退休后,周勇武老人自告奋勇挑起了青云岭风景区的看护工作,成为一名志愿护山者。由于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欠缺,很多景点景物遭到严重破坏,他寻找知情人,深入群众进行调查访问,收集资料。周勇武先后找到了四十一年前在探海石上的照片和在明远庵内(当时已成为学校)举行的篮球比赛的照片,继而又找到了刻有李慎修游记诗词的石碑两块,碑身满是泥土,字迹模糊不清,周勇武多清晰、粉刷,终于使其露出了真面目。他就这样早出晚归,对景点景物进行实地考察,对现存的进行保护,对已毁坏的注明遗址,还建立了很多新的景点,如“环翠池垂钓、山林乐园、天外池、石碾、八仙石”等22个景点,并一一详细注释,编写歌颂青云岭风景区的诗文、导游诗共三篇,其中一篇与我市研究章丘百脉文化的著名文史专家韩云卿先生合写的“青云山与青云八景”,选入《百脉文化二笔》一书。整理有关青云岭文化的石碑碑文5篇,根据景点位置自己绘制了“青云岭景区步游路线图”。 为了使风景区更好的美化、绿化,周勇武从西林场移来26株蜀桧种植在明远庵和青云路南侧,精心照料,使其全部成活。同时,他还经常向广大群众宣传、保护树木、封山造林、崇尚自然、珍视文物的意义,使其增强保护意识,现在保护环境,爱护文物的活动已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广大村民都自觉地保护风景区的树木,没有人乱砍乱伐,更没有人来放牧牛羊,整个风景区呈现出鸟语花香、叶翠林茂、生机勃勃的兴旺景象。 他积极支持并参与村关工委工作,利用村青少年宫、青年示范基地等场所,适时的对青少年进行村史、爱护环境、低碳节约等方面的教育,激发起青少年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特别是利用他本人之所长--书法,在村青少年宫和几位书法爱好者办起了书法培训班,义务当起孩子们的书法老师,通过他耐心细致的讲解和教授,孩子们了解到祖国书法艺术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及在国内外文化活动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对学习书法有了浓厚的兴趣,对他们的周老师更是有了一种敬畏和尊重,在他的精心培训指导下,村举行的书法比赛中,数十名青少年参加了比赛,三名青少年获得了很好的名次。 “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就应该为社会做点贡献、奉献自己的爱心,让社会更加和谐”,这是他的口头禅。他利用会写毛笔字的特长,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书写标语,保护环境,严禁焚烧秸秆,宣传党的基本国策。除此之外,村民每逢有红白喜事,他都积极帮助办理,为村民服务,春节期间为村民写春联、送春联。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多年来,周勇武就是这样为双山旭升这片土地默默奉献着,为建设家乡贡献毕生的精力,真正做到退休不退色。(毛文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