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山东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临沂市兰山区创新医养结合服务保障模式 让健康养老更有“医”靠

2024-9-18 12:36|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30| 评论: 0|原作者: 杨悦|来自: 临沂市兰山区委老干部局

摘要: 临沂市兰山区聚焦精准服务,创新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优化统筹养老资源平台,进一步强化健康养老基础保障。一、重点齐抓,靶向发力优环境。硬件“标准化”。统筹民政、卫生资源,推动生活、医疗、文体等服务设施“适老 ...

临沂市兰山区聚焦精准服务,创新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优化统筹养老资源平台,进一步强化健康养老基础保障。 

一、重点齐抓,靶向发力优环境。硬件“标准化”。统筹民政、卫生资源,推动生活、医疗、文体等服务设施“适老化”改造,区内现有老年医院2家、康复医院5家、疗护中心2家、养老服务机构21处,开放养老床位5308张,为离休干部开辟就医绿色通道。软件“智能化”。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新试点,构建养老服务呼叫、智能匹配服务订单、智能服务调度、服务执行与监管紧密结合的“五位一体”信息化通道,打通老干部智能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为老年人提供智慧化服务达7万余人次。服务“人性化”。持续扩大服务供给,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十公开”制度,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定期公示老年人(慢性病等)体检和结果反馈工作安排,提升服务质量,今年组织社区定点健康义诊、义剪800余次,开展家庭医生上门巡诊问诊服务1320余人次,切实解决医疗资源与服务对象不匹配问题,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高质量的养老服务需求。

二、智慧赋能,创新模式强管理。创建推行养老护理、医疗康复一体的医养综合体模式。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完善政策保障,促进“医院+敬老院”联合发展,有效创建医疗和养老对接试点14处,精心打造老年康养院区5处,强化医院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和适老化性能。探索实施“公建公营、公建民营、民建民营”运营服务模式。在全市率先开展公办养老机构委托运营改革试点,紧紧围绕“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工作方针,广泛借助民营手段的人才、技术优势,科学提升公办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为老年康养保驾护航。深入推进养老服务先进典型示范带动模式。挖掘金雀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真情相伴与爱同行‘医康养’服务新模式”先进典型案例,加入“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机构”,加大“建立护理员24小时生活照料保障机制”“定期选派业务骨干进修学习典型经验宣传力度,推进全区医疗、康复、养老三位一体的高质量养老,打响医养服务兰山名片。

三、融合突破,协同发展提水平。“医养+网格”融合。进一步明确“区—镇街—社区”三级职责,建立“网格发现、家医报到、识别干预、及时转诊”健康管理工作机制,适时增加老年人居住集中社区健康义诊活动的频次,以社区网格为最小单元将“一对多”管理服务做精做细,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496个,规范管理老年人12.4万人。“医养+中医”融合。在医养结合机构全部拓展中医康复融合,提供隔物灸、推拿等37项特色中医药服务,打造省级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1处,传承和弘扬优秀中医药文化,年均改善1700名老人身体机能。“医养+文旅”融合。利用辖区水墨琅琊、万亩荷塘等景点提升打造“公园式”养老基地,突出打造凯旋康养城、区养老服务中心健康城等综合性医养文化项目,促进健康养老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养老服务普惠性发展赋能。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