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河彩林好,霜重色愈浓”。近年来,四川阿坝州黑水县牢固树立“老干部工作无小事”的观念,以感恩的心关爱老干部,把老干部的关心爱护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主动适应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新要求,把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作为价值取向,不断增添新举措,谱写了一曲情暖桑榆之歌。 一、健全组织设置,夯实党建根基。一是摸清摸准底数。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走访和梳理摸排,目前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共有1152人,其中副县级及以上109人,离休干部3人。居住在芦花地区的189人,居住在都江堰的612人,居住在成都地区的157人,散居的194人,并专门编印《黑水县离退休干部人员花名册》。二是健全组织设置。先后在芦花地区设有党支部1个,党小组4个;都江堰地区设有党总支1个,党支部5个;成都地区设有党支部1个。三是发挥堡垒作用。始终以党支部为引领,把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放在第一位,发挥退休党支部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老干部、宣传老干部、凝聚老干部、服务老干部的职责,不断强化理论学习的成效。今年以来,组织离退休干部集中学习50场次4600人次。 二、用心用情用力,夯实待遇落实。一是落实政治待遇。坚持退休干部参与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听取他们的建议意见,发挥他们参政议政的政治能力和热情。连续12年彩林节均邀请离退休老干部回县考察,让离退休干部亲身感受黑水经济社会发展的可喜变化。二是做好节日慰问。深入开展“常态安全检查、同做一顿饭、共过政治生日、季度送学上门、动态心理辅导”五大惠老行动。在元旦、七一、重阳、春节等重要节日采取上门走访慰问等形式对生病住院、重病大病、生活困难的退休人员和离休干部进行逐一慰问,累计发放慰问金68万余元。三是搞好健康服务。按照男1500元/人,女1600元/人足额到位,并与县医保局对接,在州外联系了5家定点体检医院,方便老同志挂账体检。将建国初期人员每人每年4000元定额门诊医疗补助,纳入县医保局统一发放。离休干部医药费得到全面妥善解决。 三、展示暮年风采,夯实活动载体。一是丰富精神食粮。每年为离退休干部征订《阿报日报》《晚霞》《四川民族教育报》等报刊杂志,让他们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持续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老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传承优秀文化。用书法、文艺汇演等艺术形式,传承和弘扬黑水优秀文化,充分展示阳光心态,感受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对长期创作书画、歌曲的文艺爱好者给予了500元至2000元不等的物质奖励,极大鼓舞了老干部文艺创作的积极性。退休干部杜伟创作的31首歌曲被精编成《歌唱都江堰》专辑,部分歌曲荣获国家省级文化部门授予的金、银、铜奖,其中歌曲《社区是我家》,在都江堰社区广泛传唱。三是开展调查研究。组织老干部工作者、离退休干部党员深入乡镇、社区、学校开展“走看促”,赴眉山、乐山、凉山等地观摩学习老年教育工作经验和“五老”作用发挥做法;赴沙石多镇、扎窝镇调研学校、正在建设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在调研中摸实情、找问题、提对策,通过“点上发力”推动“面上起势”。 四、注重发挥优势,夯实力量源泉。一是开展考察活动,感受家乡新变化。深入开展离退休干部“话传统、谈复兴、聚力量”调研活动、“喜迎州庆 畅谈变化”回乡参观考察活动,召开调研座谈会3次,发放调查问卷280份,访谈离退休党员干部43人次,收到心声感受和意见建议42条,激发了离退休干部建言发展、参与发展、助力发展的热情,为推动黑水跨越发展提供了更多“老干部智慧”,注入了更多“老干部元素”。二是开展访谈活动,讲好黑水新故事。采取座谈方式,积极搭建建言献策的渠道和平台,让离退休干部积极发声。由县委老干部局牵头,协同县史志办、县广播电视台赴成都、都江堰市和重庆等地,对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11名离退休干部作了口述史料的征集,留下珍贵史料。三是聚力乡村振兴,投身关爱事业。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帮扶行动中,老干部们主动当好“助理员”“宣传员”“服务员”“调解员”“指导员”,自2022年以来,老干部为黑水4个贫困村捐款3.8万余元。200余名老干部参与黑水、都江堰、成都等地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捐资捐款价值10余万元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弱势特殊青少年群体,与300余名留守儿童、孤儿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展现了离退休干部的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