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山东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岁月见证英雄志 七十五载共长歌】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推出礼赞退役老兵英雄专题报道(五)创业不忘军旅情​

2024-9-20 14:20| 发布者: 家网编辑20| 查看: 122| 评论: 0|原作者: 谭小磊 聂广鹏 郝元元|来自: 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军休服务管理处

摘要: 刘洪增,自主择业军转干部。21年前,大家叫他刘副部长;现在,大家叫他刘董事长。从人武部的副部长到淄博四海爆破工程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岗位和身份虽然变了,但刘洪增“就想为部队、为战友做点事”的质朴情怀始终没 ...

刘洪增,自主择业军转干部。21年前,大家叫他刘副部长;现在,大家叫他刘董事长。从人武部的副部长到淄博四海爆破工程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岗位和身份虽然变了,但刘洪增“就想为部队、为战友做点事”的质朴情怀始终没变。

“要干,就一定要挂在光荣榜上”

2002年,刘洪增在淄博市淄川区人武部副部长的位置上转业回到地方。按照妻子的设想:在城区有房有车,老刘再安排个公务员工作,日子该多惬意。

然而,刘洪增却决定要自主择业。妻子知晓后,苦口婆心地劝他:“咱们农村家庭出身,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容易吗?何况,你现在大小是个副处级干部。一旦自主择业,国家干部的身份丢了,这不是放着好日子不过,瞎折腾吗?”

妻子的话让刘洪增辗转反侧,1980年他考上北京昌平工程兵机械学校时,乡亲们敲锣打鼓放鞭炮把自己送出村口。在部队24年,自己肩上每添一颗星、加一道杠,都是家人乡亲津津乐道的喜事。

“我在部队是工程兵院校毕业的,一直从事工兵爆破专业,从作战部队调整到淄博军分区后,又让我兼任了民兵工兵大队的大队长,战友们都称我是‘爆破专家’,如果转业到行政机关,我的爆破专业就有可能放弃。”铁了心要自主择业的刘洪增对妻子说,优越的工作环境不应是人生的终极追求,政府机关不缺我一个干部,我要干自己最熟悉的行业,把军队培育的爆破技能传承下去。

家属的工作做通了,但也被撂下狠话:“你别后悔!”

创业之初,刘洪增遇到不少困难。“从部队走向社会,某种意义上是我‘军旅生涯’的延续。在部队,我们发扬吃苦耐劳、敢打硬仗的精神,退役创业同样需要这样的劲头。”再忆当年,刘洪增说,传承和弘扬部队的优良作风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

作为爆破民用企业,其行业性质决定安全生产是首要。刘洪增一方面对入职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爆破技术强化培训。同时,用军事化管理给企业注入军队作风,使员工始终以军人的战斗姿态投身经济建设。按照军队“传帮带”优良传统,以老带新;在生产上划分班组,利用骨干班组带头完成复杂任务,带动全年任务完成;在生活上关心员工,员工在公司统一免费吃住,住房两人一间,每周检查卫生一次;吃饭有食堂,按部队传统,食谱每天配餐,每周有会餐。按照部队规定,严格遵循作息时间,建立早晚点名、请销假、班务组会等制度。

“部队生活经历是我最大的人生财富,也是我创业发展、立业之本。”刘洪增深有感触。

如今,刘洪增的四海爆破工程有限公司已有百余名员工,年产值逾两亿,被公安部评定为一级资质爆破作业单位,被中国爆破协会评选为副理事长单位。刘洪增也被山东省公安厅聘为全省爆破公司资质评审专家并担任小组长;被中爆协选为常务理事、全国爆破专家委员会委员,列入全国爆破行业专家库。

“我的施工现场,就是我的战场”

遇到挖出未爆航弹,刘洪增总是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记不清多少次了,只要有险情,我们就毫不犹豫地前往排险,排除和销毁废旧炮弹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刘洪增说话掷地有声,浑身上下散发着军人的气质和魅力。

据悉,公司成立以来,在这方面累计投入资金近百万元,无偿排除和销毁各类爆炸物120余件。

融入现代化建设洪流,经济主战场在哪里,刘洪增和他的四海爆破就征战在哪里。他坦言:“排除和销毁废旧炮弹只是我们业务的一部分,现在公司的主业还是山体、隧道、建筑的定向爆破。”

20075271340分,随着爆破总指挥一声指令,5000多个炸点依次起爆,耸立在华能白杨河电厂100米高的烟囱、42米高的主厂房、机力冷却塔“轰隆”一声定向倒地。工程的定向爆破拆除,标志着刘洪增和他的四海爆破公司成功完成了山东省上大压小、节能减排“第一爆”,该项目成为当时爆破领域的示范工程。

“我的施工现场,就是战场!”为确保爆破拆除顺利进行,刘洪增制定严密施工组织措施,配备先进施工设备,围绕重点难点精确设计施工,科学定位,精准爆破,最大限度降低震动影响。十几年来,他利用在军队学到的精湛爆破技术,不断开辟工程爆破市场,公司逐步成为淄博市唯一一家被公安部认定的一级资质爆破作业单位。

2020年春节前后,四海爆破担负淄博市重点工程——己二腈项目的场地平整任务,在当时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时限里,刘洪增和他的员工们发扬部队敢打硬仗的精神,加班加点、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创造了日爆破量115吨炸药的历史记录,一个月内“搬走了”一座山,受到了淄博市领导的好评。

翻阅刘洪增的工作日志,华能辛店电厂扩建工程、淄博山水集团厂房基础石方爆破和主矿山开采、胶王路建设、济青高速南线建设工程、山东天源热电有限公司150米烟囱定向爆破拆除工程、南山集团热电厂烟囱等重大项目爆破记录让人眼花缭乱,随着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刘洪增和他的公司威震“四海”,业务拓展到全国各地,在全国民用爆破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无偿回馈社会是对组织最真诚的报答”

在刘洪增的办公室,摆放着他的两张照片:一张着87式军装,一脸阳光灿烂;一张着白色衬衣,戴着“山东省社会化拥军先进个人”绶带,透着英武帅气。

刘洪增一直引以为豪的,就是自己当过兵。就因为这,刘洪增对部队、对军人有着特殊的感情。

2019年,淄川区人武部建立应急分队。他积极号召公司员工尤其是退役军人踊跃参加,并在公司内成立了爆破民兵应急分队,确保“随时召唤、马上到位”,公司当年被淄川区人武部评为“民兵先进单位”。

大山可以挡住阳光,但决不能挡住公司发展的目光。“一个企业家胸膛里不能只打赚钱的‘小九九’,要怀揣家国‘大格局’。”刘洪增经常说,办企业不能忘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无偿回馈社会是对组织最真诚的报答。

2019816日,大雨倾盆。一大早刘洪增就带领公司员工冒雨赶往淄川区太河镇池板村。受台风“利奇马”肆虐,池板村道路毁坏,房屋倒塌,一片狼藉。村民刘光言是其中受灾的一户,洪水袭来将三间屋冲垮一间半,剩下一间半房屋随时有坍塌危险。刘洪增得知险情后,带队火速赶到。现场勘测后,决定用牵引法拆除。他和员工冒着大雨和危险,拉绳、回柱、放顶、牵引……成功将危房拆除,避免了次生灾害发生,并带头组织公司员工捐款30余万元。

20206月,淄川区有23处烈士纪念设施需要提质改造。他得知情况后,主动与淄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沟通,牵头组织联系爱心企业,募集定向捐款120万元。疫情期间,四海爆破有限公司第一时间将1000桶消毒液、10万只医用手套、5万只口罩捐赠给驻军部队。特别是得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军队接管的4所医院之一)救援物资紧缺后,刘洪增率员工仅用2天时间筹措协调1万个医用口罩、10万支PVC手套定向捐赠。医院寄来锦旗“千里驰援情深,军民同心战疫”表示感谢。

为积极配合国家全民健身战略,丰富广大退役军人的业余生活,为战友们提供切磋球技、增进友谊的平台,刘洪增出资并承办了淄川区第一届退役军人“四海爆破”杯乒乓球友谊赛。比赛设团体、单打两个项目,共有来自区直机关、各镇办、街道、企业的20个代表队84名运动员、教练员和领队参与。2021年春节前夕,刘洪增了解到还有不少淄川籍现役军人驻守在边海防,他当即出资对淄川籍所有边海防官兵的家属进行了走访慰问,向他们致以新春佳节的问候。

几年来,在抢险救灾、拥军优属、缅怀英烈、修缮设施、新农村建设等活动中,他先后捐献300余万元的现金和物资,定期到部队走访、慰问优抚对象,累计支出50余万元。

如今,刘洪增在他的四海爆破有限公司专门腾出一栋700多平的办公楼,投资500多万元打造建成淄博双拥文化展馆。展馆除了具备宣传双拥文化功能外,还内设了宿舍、会议室、交流厅,免费为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提供服务。

因为刘洪增的影响,全公司百余名职工,有一半以上是退役军人。“当过兵的人,对军人有先天的好感。公司也愿意接受他们,希望他们把部队的好传统、好作风带到公司来,推动公司发展。”刘洪增说。

阳光洒在四海爆破有限公司,金辉一片。从成立公司到行业领域领头羊,刘洪增带领他的员工披荆斩棘,铿锵行进,不断创造辉煌。创业没有“休止符”,拥军永远在路上。在刘洪增的身上,人们看到了退役军人那一颗永不褪色冲锋向前的红色初心。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