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山东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岁月见证英雄志 七十五载共长歌】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推出礼赞退役老兵英雄专题报道(四)军营里闯出的“大米品牌复兴梦”​

2024-9-19 15:04| 发布者: 家网编辑20| 查看: 305| 评论: 0|原作者: 谭小磊 聂广鹏 郝元元|来自: 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军休服务管理处

摘要: 马学伟,自主择业军转干部。1999年入伍,2001年考入军校,2018年响应国家号召自主择业。多年的军旅生活,造就了马学伟坚毅的性格,可能在别人眼里这样的性格叫认死理。不管怎么说,他认准的事情,就得坚持做下去。&# ...

马学伟,自主择业军转干部。1999年入伍,2001年考入军校,2018年响应国家号召自主择业。多年的军旅生活,造就了马学伟坚毅的性格,可能在别人眼里这样的性格叫认死理。不管怎么说,他认准的事情,就得坚持做下去。

响应号召 回乡创业

“我小时候,小营大米那是响当当的一张招牌,慢慢没有影响力了,我心疼啊!选择自主择业,正好有这么个机会摆在面前,我那个不服输的劲儿就起来了,我一定要让小营大米重现当年的辉煌!”

说这句话的人是马学伟,作为曾经的军人,现在已是山东友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在滨州市高新区,一提到水稻种植就会说到他,一提到退役军人再创业也会想到他,这样一位从戎20载后选择回乡创业的朴实汉子,一个皮肤黝黑、憨厚可爱、乍看上去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却凭借自己的坚持不懈让辉煌一时的“小营大米”“五道口大米”重新以“旧镇”大米的品牌形象再次受到消费者青睐,积极带动村民致富,被十里八乡老少爷们竖大拇指的能人。

可是说到创业初期的经历,马学伟边笑边摇头。“那个时候,全国都认东北大米,一说滨州也有大米,很多人都不知道。当时地方上有一部分土地要流转,土地用途就指定种水稻。正好也赶上部队鼓励自主择业,我一看,这么好的机会,既响应国家号召,又能为家乡做点儿事,就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小营大米的‘复兴’工作中去了。”

然而,马学伟丰满的理想立即就被骨感的现实打败了。

由于前期的准备太仓促,第一年就亏损了几百万。一个残酷的现实告诉他,那就是——他不会种地。

坚定信念 科学赋能

第一年的失败,马学伟学会一个道理:农业和数学题一样,不会就是不会。空有一腔热情是没有用的,只有踏踏实实地沉下心来学技术,从农业科学入手,才能找到出路。

“不谦虚地说,咱军人有的是韧劲儿。我坚信,只要是往前走,不停下来,总有看见回报的时候。大不了从头再来!”马学伟说。

创业初期的几百万已经打了水漂,二次创业的钱从哪里来?这又不得不说到马学伟好人缘的人格魅力了。只见他掏出一个记账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笔支持他创业的借款。

“老马这个人,就是有个轴劲儿,他认准的事儿,一准能办成。我们几个战友也是服他这一点儿,所以这么多年,他碰见什么事儿,我们能搭把手的,都没落下过……”战友田树杰丝毫不担心马学伟的二次失败,相反还充满了坚定的信任感。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着军人的韧劲儿,马学伟凡事亲力亲为,本着“敬畏自然,还农于本”的原则,以“高校专家+公司+专业合作社+农场+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方向,立足“有机水稻、定制农业、生态旅游休闲体验、农产品加工、特色养殖、养老康养”六大发展板块实际,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经营之路。经过近五年的不懈坚持、反复实验换种,企业终于保持了良好、稳定、快速的发展,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年总产水稻达800吨、莲藕300吨、茭白150吨,淡水小龙虾15吨、淡水鱼20吨——完成产销值1500万元。辉煌一时的“小营大米”重新以“旧镇”大米的品牌形象,再次受到消费者青睐。20207月,“旧镇”大米通过了国家绿色认证。

田间地头的生动课堂​

“我们这上了点儿年纪的,现在出去都找不到活儿干,现在好了,种种大米,捡捡茭白,离家不远,收入比出去打工还高。”马学军水稻复兴梦的成功富己富人,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然而,生产基地的第一、第二产业热火朝天的同时,生产基地的第三产业,也在一个偶然的契机之下,悄悄萌芽。

“当时,我和战友去东北一家农业基地学习,他带着小孩,一个高中生。孩子一下车,第一句话就让我非常吃惊,他说叔叔,这是大葱吗?我当时忽然就意识到,这一代的孩子,对于农业的知识已经非常匮乏了。国家一直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在看来,前四项可能发展的不错,劳动这堂课,很多孩子可能还真的需要好好补补。”

回到生产基地,马学伟立即着手筹备,在农场里专门建立了“研—生命”实验基地,让孩子们来到水稻田里,了解农业,感知农业。

实验基地的研学课堂,将农耕文化、二十四节气等与学校文化深度融合,设计契合孩子自然生长密码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随时随地触摸泥土,与植物对话,探寻四时序列,感受时光流转、万物枯荣的自然之美,感受食物背后凝结的智慧结晶和辛勤汗水,同时提升劳动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相融合的方法,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沉浸式学习更多的自然知识。

“孩子们对农业的了解,家乡的热爱,都应该在这种真实的体验中培养。农业的出路不仅靠科技,关键还是人,下一代的孩子们了解越多,希望才越大。”马学伟说这是他作为退役军人的责任。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