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河东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持续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夯实基层基础,增加普惠公益,创新办学方式,提高办学质量,不断推动老年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打好“内优、外扩”组合拳。优化区老年大学课程设置,将需求放缓、“座有虚席”的专业进行调整和整合,新增扩增电吹管、茶艺、智能手机、声乐等紧俏专业招生名额,着力缓解热门课程“一座难求”问题。充分发挥区老年大学“山东省规范化示范老年大学”示范作用,改变“单兵作战”的做法,联合社会力量推进老年大学合作办学,先后与城市社区、社会机构、国有及民营企业建立联合办学点12个,每年为2000余名老年人提供老年教育服务,让优质老年教育资源覆盖更大、惠及更广。秋斓苑老年大学分校设立老年游学等特色专业共建基地,不断提升区老年大学引领力和带动力,推动全区老年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促共进。 打好“强师、优教”组合拳。加强师资建设,聘请知名退休教师、优秀高校毕业生等充实老年大学教师队伍,建立老年大学师资库,引导专业素质高、责任感强、有热心的优秀人才到基层老年学校分校任教,真正实现把课堂搬到基层、把知识送到一线。提升教学质量,坚持政治建校、质量立校,突出思政教育和专业学习相融合,构建多形式学习、多样化活动的综合教育模式,形成各具特色的办学格局。强化学习实践,充分发挥老年学员在传承革命传统、红色基因和家风家教等方面的带动示范作用,每年组织1万余人次老年学员参与各类文体比赛和文艺展演等活动,展示教学成果,唱响主旋律,增添正能量。积极引导老年学员参与“四大助力行动”,围绕河东区经济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青少年健康成长献计出力、发挥作用,开展送文化、送技能下乡镇、进村社23场次,志愿服务活动15次。 打好“线上、线下”组合拳。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推动“网上老年大学”建设,录制远程教育课件20余部,依托中国、省老年大学协会远程教育网、学校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等同步更新播放,开设远程教学点20个,常年参加远程学习的老年学员达5000余人次。拓宽办学渠道、扩大教学网点,推动老年大学从固定校址向多校区、“季候校”转变,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依托乡镇文化站、村居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村老年人活动中心、养老机构等资源,办好“家门口”的老年大学,构建起“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老年教育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教育服务,进一步推进老年教育“普惠共享”、扩面体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