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积涵,男,汉族,1939年12月出生,1970年8月参加工作,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0年1月退休,原福山区城关中学校长。自2004年担任清洋街道老干部党支部书记,积极开展支部工作,为支部的党建工作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近年来,该支部先后被市委市政府、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和中央组织部授予“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近年来,他着力抓好支部建设,针对老同志的特点,狠抓老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积极为他们搭建平台,取得明显成效。他严于律己,并未因自己年纪大了就放松了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他组织老干部采取集中学习、分散学习、共同讨论等方式,拿起书本,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细数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认真地学习党的理论、了解党的决策,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的热情,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 为使老干部更好地安度晚年,体现自己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积极动员其他老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经验、智慧等优势,在调解邻里纠纷、宣传党的政策、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2011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该支部老干部自觉打扫垃圾死角,监督不文明行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他积极为老干部办好事、办实事,凡是老干部要他办的事,不论公事和私事,风雨无阻都去办,做到件件有回音。根据老干部年龄高,居住分散,有的长期卧床,有的行动不便的实际情况,他在实践中总结摸索出“五上门”制度。即对困难者上门问寒问暖;对病残者上门看望;对住院者上门慰问;对家庭关系不协调者上门调解;对老干部生活待遇落实有问题者上门联系。“五上门”制度受到老党员、老干部的欢迎。 他还十分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为支援洪涝地区的灾民,平时穿着朴素,省吃俭用,却扶危济困,慷慨解囊,带头捐款,并动员支部党员捐款3000多元,衣物100多件,在抗震救灾期间,组织支部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2950元,组织支部21名党员交特殊党费2600元。为了培养教育好下一代,他经常为青少年上理想信念课。针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和学生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人生观教育,据不完全统计,他共为青少年作报告20余次,听众达2000人次。他的每次演讲,似春风化雨般启迪着千万颗青少年的心灵,净化着他们的灵魂。 从当选支部书记开始,老干部的困难,就是他的困难,老百姓的难事,就是他的心事,他把责任感化作实际行动,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情不改、志不移。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忘我的工作,无私的奉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和尊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