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四川宜宾市立足实际,创新思路,着力构建温馨、便捷的15分钟亲老圈,为离退休干部创造更好生活环境,为社区治理贡献更多银发力量。 一、打造便捷高效的学习圈。构建多元学习平台。依托老年大学、老干部党校等阵地,推动教育资源下沉社区,打造43处离退休干部教育点位。加强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合作,整合学习资源,打造社区“银龄共学圈”“金秋书屋”,为离退休干部提供更多身边学习机会。精准定位学习需求。推进“老年教育社区超市”探索,调研了解离退休干部的学习意愿和兴趣爱好,课程内容注重多样性与实用性结合,涵盖政治理论、文化艺术等经典课程及针对社会热点和老年人关注问题的课程,如智能手机应用、网络安全防范等,帮助离退休干部跨越“数字鸿沟”。全面提升学习体验。发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老党员工作室作用,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带头学习。创新情景式党史课、“三江金秋”巡回宣讲等形式,打造“宜邻课堂”,提供公益培训、技能体验等精品课程。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定制“三江金秋”云课堂,增强学习吸引力和互动性。 二、打造贴心周到的服务圈。完善服务设施。市委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成单位统筹协调,推动社区适老化改造,加装电梯、增设休息座椅等,建好用活党群服务中心、宜邻中心、口袋公园等场所,完善无障碍设施,安装“AED”设备,为离退休干部创造安全、便利的生活环境。丰富服务内容。加强与医疗机构合作,提供绿色就医通道、家庭医生服务等,采取购买社会化服务方式,为离休干部提供居家护理延伸服务。同时,开展家政服务、送餐上门等便民服务,屏山县“党员责任区”开展个性服务认领,三江新区、叙州区打造社区食堂,日益丰富老同志身边的服务项目。优化服务流程。在社区设立“银发服务站”,实现“进一门、找一人、办多事”,减少离退休干部跑腿次数,提升服务效率。建立管理服务单位、老干部局和社区联合快速响应机制,确保离退休干部的问题和诉求得到及时回应和处理。 三、打造共治共享的作用圈。建好参与平台。建立离退休干部参与社区治理的常态化机制,组织“三江金秋”宣讲团、设立“银发智库”、组建“银发先锋队”,探索“时间银行”志愿服务平台,吸引离退休干部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助力社区发展。引导离退休干部在社区领办健身、摄影、歌舞等兴趣组织,参加全市“长江社区文化节”“和美乡村文化节”等活动,强化对老年群体凝聚作用。打造“和事佬工作室”“邻里帮帮队”,开展“围楼夜话”“小橘灯手牵手”等活动,让老同志在社区事务商议、矛盾纠纷调解、身边公益事项等活动中献智出力。营造良好氛围。注重挖掘和宣传在参与社区治理中表现突出的离退休干部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先后评选15个离退休干部助力城乡基层治理示范点,评定81个“六好银色”党支部,辐射引领带动更多老年群体投身“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