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沂水县紧贴老同志精神文化需求,通过大力推进阵地建设提升、建设“品质校园”、丰富成果展示和助力老有所为等方式,努力打造具有沂水特色的老年教育新模式,有效提升文化养老工作质效。 一、推进阵地建设提升。按照“增点扩面、强基提质”的要求,强化共建共享、优化配置,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老年教育办学格局。推进分校建设,在四十里堡镇、许家湖镇等乡镇(街道)新建县老年大学分校4所。开辟第二课堂,对接县图书馆西城分馆、新华书店、县文化馆和社区康养机构等单位新增老年大学第二课堂5处。扩增教学站点,结合全县口袋公园建设工作,按照“口袋公园建到哪里,站点建设就跟进到哪里”的基本思路,新增老年大学户外教学站点38处。 二、加强“品质校园”建设。聚焦全县“七项行动”和“七县战略”实施,县老年大学积极响应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号召,制定《沂水县老年大学“芳华无限 悦读有光”阅读活动方案》《沂水县老年大学“康乐健美 活力夕阳”健身活动方案》。开展“书香校园”建设活动,建设启用老年大学综合楼图书阅览室1处,设置温馨读书角12处,组织各班级开展“芳华无限 悦读有光”月主题阅读系列活动120余次;开展“活力校园”建设活动,举办趣味运动会、师生健步行等老年大学健身活动17场,不断丰富校园体育活动形式。 三、创新成果展示形式。搭建文体艺术“大舞台”,每年举办一届全县老年文体艺术节,今年艺术节期间,组织开展老年书画展、门球比赛等文体活动20多项,参与人数达5000多人次。打造重要节庆日演出“小专场”,开展“唱响沂水 舞动沂蒙”老干部文化下乡活动,在“五一”“七一”等节日期间到基层社区(村居)开展巡回展演活动。举办教学成果展示“喜乐汇”,不定期组织老年书画现场笔会、主题摄影展、独唱音乐会、诵读展演等活动,展示办学成果和老年人良好精神风貌。 四、助力学员老有所为。壮大志愿服务力量,按照“班班有组织、人人入队伍、月月有活动”的总体要求,依托各班级临时党支部成立“长者先锋 银发有为”志愿服务分队45支,吸收学员志愿者680余人。拓展志愿服务平台,在学校、福利院、养老机构以及公共服务场所等广泛开辟志愿服务站点,为学员发挥作用打造有需求、接地气的志愿服务项目12个。丰富志愿服务内容,按照“春学雷锋、夏惠明天、秋暖夕阳、冬送文化”活动方案和配档要求,累计开展关爱老人、防溺水宣传、送文化下基层公益演出等志愿活动51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