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山东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济南老年人大学:打造四个主阵地 推进新时代老年大学高质量发展

2024-9-11 12:52|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91| 评论: 0|来自: 济南老年人大学

摘要: 济南老年人大学创建于1984年,经过40年的长足发展,现拥有2个校区、4所合作办学分校、224个社区教学点和社区志愿服务点,共8个系、126门专业、1167个教学班、30000余名学员,校舍面积近9万平方米。今年以来,我们认真 ...

济南老年人大学创建于1984年,经过40年的长足发展,现拥有2个校区、4所合作办学分校、224个社区教学点和社区志愿服务点,共8个系、126门专业、1167个教学班、30000余名学员,校舍面积近9万平方米。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老年教育条例》和省委组织部等十二部门《关于推进新时代老年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要求,立足培养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新时代老年人,一体推进坚定政治信仰、弘扬传统文化、传播现代生活方式、发挥老年人优势作用“四个主阵地”建设,打造有品质、有特色、有温度的老年人精神家园,有效促进了全市老年大学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政治立校,打造坚定政治信仰的主阵地。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坚持政治立校,不断规范完善“学员临时党支部书记+系主任+教师+助教+班委”五位一体的党建教学管理体系,在2个校区4所分校成立13个教师、学员临时党支部和864个学员临时党小组,持续开展“亮身份、争先锋、展风采”活动、“芳华先锋”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实现了党建工作在校区和分校、教学系和班级、教师和学员中的全覆盖。二是办好用好“银龄大思政”。依托“课前十分钟、思政云微课、思政大讲堂、展示课堂、实践课堂”五个课堂,对老年学员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政教育。上半年开展“课前十分钟”3000余小时,编发官微“思政云微课”29讲,组织思政大讲堂、展示课堂、实践课堂活动90余场次,精心策划的“我们的歌声”音乐思政课、“我们的节日”优秀传统文化展演、“红色精神”线上宣传专栏等特色活动,取得良好的思政教育成效。三是做实做优老干部党校。召开市委老干部党校校务会会议,研究制定《中共济南市委老干部党校工作规则(试行)》,梳理2024年培训任务,并在拓展阵地、创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明确了增加离退休干部党员培训主体班次,设立专用教室,以及利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共享式党建基地、济南老年人大学打造的红色精神展馆等各类红色资源开展沉浸式、体验式党性教育活动的工作思路。

二、坚定文化自信,打造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一是丰富传统文化课程体系。适当增加各类传统文化课程的比例,在开设书法美术、声乐器乐、中医养生、舞蹈戏曲等常规课程的基础上,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开设了吕剧、莱芜梆子、剪纸、面塑、茶艺等特色课程。目前济南老年人大学开设的126门专业课程中,涉及传统文化的有66门,占总课程的52.4%。今年春季学期新增设敦煌壁画局部初探特色班、现代工笔没骨花鸟团扇速成班等短期专业班,深受老年学员喜爱和欢迎。二是推进文化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充分发挥全省理论研究示范基地作用,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嵌入教学过程的路径办法,全市老年大学系统共确立理论研究课题82个,其中文化类研究课题占比达到1/3。注重打磨精品文化课程,《时装形体》、《笔锋形态》等3门课程入选全国老年大学百门精品课程,学校荣获“全国老年大学百门精品课程优秀组织奖”。加强教学的项目化、可视化设计,排演大型歌剧《江姐》等优秀作品,让老年学员真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三是建好“泉映芳华”立体式宣传展演平台。依托学校“芳华剧场”、与济南广播电视台联办的“我们的芳华”中老年梦想秀、与济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办的“泉城晚晴·翰墨光影”中老年文化艺术季,搭建起“泉映芳华”三大展演平台,获评首批全省老年大学合作交流特色品牌。今年面向老年学员和全市老年人启动了第七届“我们的芳华”、第五届“泉城晚晴·翰墨光影”活动,组织开展春季学期教学成果展演12场次,覆盖老年群体六万余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老年大学的传播力和社会上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三、紧跟时代步伐,打造传播现代生活方式的主阵地。一是拓展现代专业设置。以满足现代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为导向,推动专业设置由传统的单纯培养兴趣爱好文艺性向智能性、艺术性、技能性拓展,加强网络预约报名登记数据分析,精准设置各类专业。开设手机智能应用、音视频剪辑制作、数码摄影、美篇制作等专业,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开设芭蕾、舞台剧、插花、室内园艺、生活妆等专业,让老年人乐享美好晚年;开设烹饪、手工艺、婴幼儿护理、英语等专业,助力老年人提升生活技能,再现银龄价值。二是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升年轻教师和高学历教师的比例,将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适老化的教学方式融入到公开课、观摩课、专业技能展示、教科研等工作中,目前学校340余名教师中40岁以下占40%,本科及以上学历达60%。加强教师、班长、社区文艺骨干培训,上半年培训1300余人次,教学队伍和文化服务队伍的专业素养得到有效提高。汇聚社会资源,引入部门单位、行业系统人才充实外聘师资库,围绕文化文艺、金融防诈、权益保障、健康卫生等主题开展“芳华讲堂”系列公益讲座20余场,及时丰富更新了老年人的知识体系。三是推进数字化赋能。推动校园综合管理系统国产化适配及功能扩容升级,逐步搭建起招生报名、教务教学、学员管理、数字课堂、校园安防等信息化平台,不断提升教学场所和设施的适老化、现代化水平。拓展老年远程教育渠道,办好用好“三位一体”数字课堂,上半年录制上传“学员回看课堂”607个教学班19424个学时,依托济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新闻频道,播出“电视入门课堂”140余次;策划录制“网络精品课堂”12门120节,达到了辅助教学、方便师生、服务社会老年人的目的。

四、凝聚服务动能,打造发挥老年人优势作用的主阵地。一是抓好团队建设。以学员临时党组织、师生党员为骨干,积极发展壮大“泉映银龄”志愿服务团,招募志愿者 2100余名建立了“银龄芳华”文艺服务队、“银龄微光”社区志愿辅导队、“银龄初心”红色宣讲团、“银龄风华”记者团、“银龄守护”医疗健康服务队、“银龄卫士”反诈服务队6大类志愿服务队伍,覆盖各校区、各分校。二是完善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志愿服务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个清单”,实施定目标、定内容、定措施、定责任、定标准项目化运作,完善管理、激励、监督“三项制度”。组织召开学员党建及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细化《积分奖励办法》,定期开展最美志愿者选树活动,为志愿服务工作注入更大活力。三是广搭活动载体。聚焦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实施“我的城市我的家,文明泉城我先行”十大活动;持续开展“五个走进”“双送双促”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引导老年人积极争当文化服务的“生力军”、正能量的“宣传员”、化解矛盾的“稳定器”、社区管理的“主人翁”先后走进历下区消防大队、交警千佛山中队、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济南老商埠、济南大学等开展送演出、送服务活动15场次,联合有关部门单位开展特色活动9次,服务群众2.3万余人次。依托济南老年人大学在社区设立的“双百”教学点和志愿服务点,鼓励引导志愿者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加入社区协商议事队伍,参与社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助力增效。济南老年人大学志愿团经验事迹被《山东老年大学工作通报》2024年第5期宣传推广。

在济南老年人大学建校40周年之际,学校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中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验收,在通过验收的全国省会城市老年大学中位居前列。下一步,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12345”工作思路(即坚持政治立校的根本办学方向,坚持争创全国一流和党委政府放心、人民满意的办学目标,努力建设有品质、有特色、有温度的老年人精神家园,着力打造坚定政治信仰、弘扬传统文化、传播现代生活方式、发挥老年人优势作用的四个“主阵地”,加快提升党的建设品牌化、教育教学规范化、志愿服务精准化、基层教育阵地化、运行管理数字化“五化”水平),重点聚焦“四校两馆”(“四校”即中心校区、老干部党校、区县分校和数字校园;“两馆”即红色精神展馆和校史馆)建设,着力提升老年大学发展内涵,以实际行动和扎实业绩书写老年大学高质量发展合格答卷。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