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山东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济宁任城区建立“123+N”服务模式 探索老干部心理关爱和精神慰藉工作新路径

2024-9-2 12:07|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8| 评论: 0

摘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推进离退休干部心理关爱和精神慰藉工作的通知》要求,济宁任城区构建“123+N”服务体系,通过“一套体系”统领、“两大队伍”服务、“三个纳入”宣传、“N个活动”支撑,多维度、全方位开展离退 ...

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推进离退休干部心理关爱和精神慰藉工作的通知》要求,济宁任城区构建“123+N”服务体系,通过“一套体系”统领、“两大队伍”服务、“三个纳入”宣传、“N个活动”支撑,多维度、全方位开展离退休干部心理关爱和精神慰藉工作。

“一套体系”统领,打造心理关爱平台。将离退休干部心理关爱和精神慰藉纳入全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大局,以心理关爱平台建设为抓手,整合部门单位、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建设离退休干部“精神家园”。在区老年大学挂牌“怡心园”,设图书室、棋牌室、茶话室、书画创作等功能分区,让离退休干部享受老年教育之余开启休闲生活舒缓情绪。引导离退休干部心理关爱服务向城市社区融入,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红帆驿站、离退休干部共享家园等资源建设的239处“心灵驿站”面向老干部、老同志全面开放,提供心理辅导咨询、养生讲座200余场次。另外,依托局微信公众号、区老年大学“空中课堂”等线上平台转发心理健康讲座12期。“区-街道-社区-线上”多方关爱平台的建设,为离退休干部提供了方便快捷、喜闻乐见、普惠共享的一站式身心健康服务体系。

“两大队伍”服务,强化日常联系关怀。将心理关爱和精神慰藉等作为离休干部“一对一”精准服务和社区服务离退休干部的重要内容,发挥离休干部关照员和社区社工、网格员、志愿者两大队伍的作用,定期开展上门“陪聊”服务,详细了解他们思想动态,给予精神慰藉。一是实行离休干部心理需求信息化监测。落实好“月敲门季走访”制度,年初对全区关照员队伍进行集中调整,举办了老干部工作业务专题干部夜校,对使用“老干部掌中宝”小程序推进离休干部精准服务开展实操业务培训,将离休干部思想动态作为月打卡必填项目,实现用信息化平台实现老干部思想动态实时监测。截至目前,关照员开展“敲门行动”350余次,帮助离休干部解决思想和实际问题100余件次。二是开展退休干部心理咨询辅导。深化利用社区资源服务离退休干部示范创建成果,发挥街道社区网格员、社工、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定期入户走访空巢独居、体弱多病、家庭变故的老同志,开展心理慰藉、困难帮扶、矛盾化解等工作。比如,“爱心驿站”“大姐帮帮团”“八一服务团”等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的“暖心敲门”“智慧陪伴”“‘蔬’心到家”等服务项目,确保老同志有需要时“找得上人”“说得上话”“帮得上忙”。

“三个纳入”宣传,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聚焦离退休干部心理特点和精神需求,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老年大学教育课程、新退休干部适应期培训和社区健康知识宣讲内容,加强离退休干部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与济宁市心理协会建立长期合作,每年为新退休干部开展心理调适专题培训;区老年大学开设“轻龄”课堂,举办《智慧老人健康人生》《中医养生保健》等心理讲座5期,200余名老同志参加学习。开展“社区送学”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主题宣讲活动30余场次,覆盖离退休干部千余人次。

“N个活动”支撑,引导树立阳光心态。一是开展“不如见面”行动。开展常态化走访慰问,落实“五必访”制度,完善老干部工作者结对联系服务机制,离休干部关照员、各单位老干部工作者每月1次通过电话、微信或上门走访联系高龄、空巢、独居、重病的离退休干部,给予精神慰藉。二是开展“赞辉煌成就 聚银发力量”系列活动。围绕庆祝“七一”和“新中国成立75周年”,组织引导老同志开展“主题党日+”、榜样讲党课、文艺汇演、诗词创作,书画笔会等活动,丰富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开展“暖心助老”活动。坚持物质关怀与精神慰藉相结合,鼓励社区开展特色敬老助老活动,“五卡服务”“集中生日会”“助老读书会”“爱心义剪”“健康义诊”等助老活动,让离退休干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