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田庆华,是山东省地矿局八〇一队的一名退休职工。由于东营某固废综合整治项目缺少人手,我被临时抽调到项目组帮忙,这是我第一次参与环境治理类项目。初到项目部我有两大稀奇:一是项目部负责人是一位女帅,叫王昭;二是项目部办公室、会议室、工地现场崭新的布局、现代化的管理设备、施工现场24小时无死角数字化管理系统让我耳目一新。 一个小小的项目管理视角映射出了地质时代的变迁和飞跃。我已退休4年多了,回想我刚参加工作的那个年代,野外环境和条件非常艰苦、滞后。今非昔比,新时代带来新气象。我们一代代地质人也充分发扬“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勇于担当、不辱使命。 我所参加的这个环境治理项目,合同额一千多万元,由一个30岁出头的巾帼女将坐镇指挥。面对建设单位、监理、监管部门、项目管理单位等一帮“男爷们”,每次主持项目碰头会,王昭都思路清晰、掷地有声,让大家不由得为她树起大拇哥。这让我欣喜看到了地质队伍后继有人、人才辈出的时代新风采,也预示着新时代大地质发展厚积薄发更加辉煌的美好前景。在工地相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怀着一颗好奇心和王昭不时聊起很多话题:入职地勘单位的初衷、工作感受、家庭生活情况…… 和王昭聊了很多,我也把当年在野外工作的艰苦经历讲给她听。看到王昭这么坚强的女孩子坚守野外、努力工作,作为一名老地质人,我很是欣慰。但同时,我也看到了她在外带项目的艰辛和不易。由于站位不同,建设单位电话那头的不理解不止一次让她泪流满面;整天一身工作服穿梭在工地上,经常是一身泥巴一身水,没有机会穿漂亮的衣服;工地开挖的危废油泥恶臭熏天,即使戴上防毒面具也无济于事,她经常被熏得恶心头疼,但仍咬牙坚持从不退缩……每次看到她汗流浃背疲惫不堪的身影,着实让人心疼。有一次爬上4米多高的土堆测高程坐标,一下子不小心滑了下来,即使满身是土,她仍然咬牙忍住剧痛,再次爬了上去,坚持完成了测量任务。 谁说女子不如男。王昭不爱红装爱武装,我们为有这样的新一代地质人感到高兴和自豪。面对这样优秀的项目负责人,我也很愿意发挥“传、帮、带”作用,把自己这些年带项目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传授给她。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更加提振了我们地质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国家也给地勘行业在当今环境治理、生态服务、绿色低碳领域提出了更高的新目标新要求。生态修复、环境治理、地质先行的重担再次扛在我们的肩头。近年来,八〇一队在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等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我们老同志倍感振奋、干劲倍增,将积极贡献银发力量,和年轻同志一道为服务大地质大生态领域作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