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营广饶县关工委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青少年学习成长需要,活化利用广饶丰富的红色资源,推动青少年党史国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一、注重教室搭建,用好红色阵地 依托广饶英雄先烈辈出、革命遗址众多的优势,着力拓展党史学习教育场景,持续放大“红色资源+”效应,让红色历史“活”起来,让红色教育“动”起来。一是红色资源+教育基地,打造常态学习阵地。积极推动实景化、数字化发展,把英雄事迹变为生动教材,把革命遗址变为实景课堂,打造了一批有特点、有看点、有亮点的党史国史学习教育基地。截至目前,全县建设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31处,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6处,市级12处。二是红色资源+学校长廊,丰富课间教育场景。县域内各学校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精心打造各具特色的红色文化长廊20余处,形成一道道靓丽的“校园风景线”。如县兴安中学建设的多种交互方式的历史文化长廊,县实验二小打造的手绘版党史、军事等主题文化长廊,都在校园内营造了良好爱国主义氛围。三是红色资源+假日学校,点亮假期红色课堂。积极推动“假日爱心学校”、乡村复兴少年宫等阵地联建联用,在寒暑期对青少年进行党史、国史、家乡史教育,开展红色故事宣讲、红色地标打卡、红色研学活动,引领青少年学红色历史、走红色之路、读红色经典、做时代新人。 二、建强教师队伍,讲好红色故事 2020年9月,广饶县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的优势,成立“爱党爱国爱家乡”报告团,全面推进党史国史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自成立以来,全县每年开展宣讲20余场,惠及青少年年均1万余人。一是建强宣讲队伍。按照“政治素质高、讲解水平高、经历匹配度高”的标准择优选出30名“五老”宣讲员,他们有的出身军旅,有的生自红色家庭,有的长期从事教育、党建、党史研究工作。二是巧选宣讲课题。以因时而变、因地而变、因人而变为原则,制定灵活多样的宣讲课题清单,提升宣讲的精准性、有效性。发挥千年古县的独特优势,为青少年介绍以孙武、倪宽、刘良才、李耘生等为代表的广饶历史名人事迹;以国际禁毒日、七一建党节、全民国防教育日等重要节日为切入作专题报告;根据宣讲对象不同的年龄结构、不同的认知能力,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课题开展宣讲。三是创新宣讲方式。为达到更好的宣讲效果,让爱国主义入心入魂,“五老”志愿者们向数字壁垒发起挑战,以丰富的图片、视频、实例、故事、动漫等打磨出一份内容充实而又形象生动的宣讲材料。 三、提升教学效能,赓续红色血脉 牢牢把握党的二十大、“七一”建党节、清明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和重大事件,作为推进党史国史教育入心入脑的时间节点,聚全县之力在青少年心中厚植家国情怀。一是发挥“五老”优势作用,开展系列庆祝宣传活动。举行“喜迎党的二十大,争做好队员”庆“六一”系列主题活动,开展“牵手关爱”暨“喜迎党的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举办“老少同声颂党恩,携手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全县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努力争做能够担当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二是以“七一”建党为契机,启动“青少年党史学习月”。在火红的七月,启动“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暨“青少年游基地学党史”活动。在县域内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宣讲、红色基地研学、红歌大合唱、庆“七一”文艺晚会、老少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等教育活动,老少携手以饱满的爱国热情,重温伟大历史,共画伟大成就,讴歌伟大时代。三是以“弘扬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开展清明教育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烈士褒扬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少年铭记历史,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以线上烈士纪念、“网上祭英烈”、清明“文化溯源”等活动为载体,通过主题班会、手抄报、网上献花等方式,教育青少年在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将对革命英烈的崇敬之心、感念之情、传承之志融入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