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宁微山县以老干部党员助力社区治理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为目标,从全局谋划,从细处着手,探索实施“三微一体”作用发挥系列实践,组织引导广大离退休老干部进一步融入社区、服务社区。 建立退休党员“微档案”,人员分布一目了然。微山县地域狭长、人员分散,特别是湖区产业较为分散,党员流动情况尤为突出。为保障退休党员按时按地报到,微山县委老干部服务中心依托全国离退休干部信息管理平台和山东省离退休干部工作管理平台,通过入户走访、节日慰问、专题调研、数据统计等方式,建立全县80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党员干部健康状况、日常居住地、兴趣爱好、联系方式等关键信息档案库,对于有能力参与社区治理的老党员,根据其意愿和专业性进行标签标注,精准掌握第一手资料,为退休党员就地、就近发挥作用筑牢基础。目前,全县300余名离退休老党员参与了所在社区治理工作。 制定社区治理“微规范”,银龄行动有章可循。为发挥好“老”字招牌,更好引领和指导退休党员成为助力社区治理,微山县委老干部服务中心多方调研交流,研究制定了退休党员助力社区治理“微规范”,主要包括当好党的创新理论宣传者、当好社区工作帮带者、当好社区文化先行者、当好志愿服务引领者、当好社区自治守护者、当好社区德治推动者、当好社区法治促进者六个方面,从目标、频次、形式、内容、效果五个维度明确了“老者”行动指南。今年以来,微山县退休党员干部共参与社区治理300人次,提出社区治理合理化建议、“金点子”120余条,运用红色影音、文艺演出、湖上学堂、法援银龄等方式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文化宣传场113次,收到良好效果。 搭建作用发挥“微平台”,志愿服务集聚活力。打造网络化、网格化、小型化载体平台,构筑老干部志愿服务交流互动矩阵,持续激发老干部志愿服务新活力、新动能。成立“幸福晚霞”思政大课堂和“红色传习”老干部宣讲团,在南苑社区、文昌社区等地布点建设“微荷愿”志愿服务站和微爱晚霞红老干部社会工作室,成立“老来帮”先锋示范服务队,通过“社区串门”、云上展示、经验互鉴等方式,持续完善和创新老干部志愿服务内涵。目前,全县已有15个社区建立了以离退休党员干部姓名命名的志愿服务工作室8个,吸引了周边社区居民自愿参与进来,自发开展社区自治、矛盾调解、扶贫济困等志愿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