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为让更多的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宁夏中卫市老年大学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积极应对,创新办学模式、有效设置课程、严格教学管理、丰富活动内容,以“四坚持”“四打造”为突破口,把老年大学建成了思政教育宣传、老年活动展演、文化养老健身养心的重要阵地。 一、坚持政治立校,打造思政教育高地 学校始终坚持“姓党为老”工作定位,以“党建+”为引领,把思政教育融汇到教学、活动全过程。一是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校党支部组建21个学习小组,通过开展“课前5分钟政治理论学习”、推送“学习强国”平台资源等措施,强化日常思政教育,确保学员思想常新。二是将思政教育融入主题教育。把思政教育与各类主题教育相结合,持续开展“话传统、谈复兴、聚力量”“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等活动,组织学员参加宣讲报告会、研讨会和走访观摩等,不断丰富学习内容,更新知识结构,修正“三观”,提升学员政治修养。三是将思政教育融入校内活动。每年组织学员开展以“增添正能量·共筑中国梦”“银辉向党颂祖国”等为主题的书画征集、红歌传唱、健身运动、诗歌朗诵、主题征文等活动,不断激发学员的爱国热情,增强“我心向党”的内生动力。 二、坚持特色兴校,打造文化养老阵地 学校充分发挥阵地引领作用,以提升文化养老水平为目标,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文体活动。一是搭建文体活动展示平台。组织学员为市民撰写春联、赠送书画,参加全市庆祝“三八”妇女节、专场文艺演出等活动,积极推荐参与区、市各类文艺活动展示,不断创造机会,丰富老年人的文娱生活。二是营造校园健康文化氛围。建成学员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展示墙,成立合唱团和民族管弦乐团,开展学习成果展示,有效激发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健康团结的校园文化氛围。三是持续开展红色故事宣讲。组织学员编写印制了13万字的《百名英模故事集》1300余册,每年开展红色故事宣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三观”,增强“五老”人员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三、坚持奉献荣校,打造志愿服务园地 学校积极响应市委老干部局“塞上银辉•银耀中卫”行动,组建中卫“塞上银辉”文艺轻骑兵、“塞上银辉”蓝天志愿服务队等5支队伍,注册登记志愿者530余人,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一是倡导科技助老。组织学员深入社区,帮助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为其讲授住院挂号、购买车票、养老待遇认证等智能手机知识,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二是开展文化惠民。组织志愿服务队参加文艺三下乡、社区联谊等活动,深入乡镇村居开展惠民演出,全年累计组织21场次,参加学员3700多人次,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助力青少年成长。成立法制宣讲团、红色宣讲团,走入社区、学校开展宣讲;组织学员自愿参加社区七彩假期、爱心帮扶等活动,用实际行动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 四、坚持发展强校,打造优质教育福地 学校聚焦老同志所思所盼,深入推进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着力解决软硬件上的制约因素,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一是强化校本部活动阵地建设。针对校舍陈旧的问题,市委老干部局积极争取资金,对校本部进行维修改造,安装铝合金窗户、铺设防滑橡胶地面、添置教学桌椅40套、电子琴70架,为提高办学质量提供了硬件保障。二是探索管理运行新模式。针对校舍面积小的问题,创新办学模式,采取“一校多点”办老年人家门口的学校,办老年人满意的大学。现依托社区开设3所老年大学分校,在校学员1100余名。健全完善老年大学及分校管理运行模式,聘用一批德高望重、热心老年教育事业的老同志担任校领导,实现力量联合、资源联享。三是持续提升办学水平。以学员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强统筹组织管理,修改完善了老年大学章程,制定了教师管理、学员管理、校委会成员听课等制度,不断提升学校教学和管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