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烟台老年大学深入贯彻《山东省老年教育条例》《关于推进新时代全省老年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打造日常化、主题化、数字化和沉浸式、体验式思政课,以“七精”实践构建立体化大思政课体系,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学员头脑,营造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红色文化育人氛围,以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思政学习教育活动汇聚银龄正能量。 一是精研上好“开学第一课”。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把“开学第一课”纳入年度工作重点,与教学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安排。发挥中层骨干作用,下沉一线、身到班级,携教案、上讲台,主讲“开学第一课”。赋予第一课更深内涵和更广内容,体现新思想新理论和新形势新任务,以开学动员、表彰先进、部署教学、时政教育和强调安全为主。突出第一课个性化教案,实施“一班一案”。“开学第一课”与思政课融合开展,形成了统一行动、上下联动、全员聚焦的良好局面和强大合力,推动教学与党建工作走深走实,第一课吸引力认同感日益彰显。 二是精密安排“思政微课”。作为学员必修课,重视发挥班级课前五至十分钟“思政微课”主阵地作用。投资50余万元,更新17个教室电子黑板和智能讲台,提升“思政微课”信息化教学功能。开学前业务科室研讨“思政微课”教学计划,每学期突出教学方向和主题内容。2022年突出党史知识学习教育,2023年突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内容,今年上半年以党纪学习教育和“二十四节气”优秀传统文化为教学内容。每日常态化组织课前思政课教学,通过教师评点与师生对话,同堂分享学习心得,增强了教学生动性和感染力。 三是精心创编“文艺党课”。发挥地域、课程、舞台、联盟自身优势,把思政教育与文化艺术融于一体,合力创编文艺党课,打造红色文艺课堂,让思政教育“活起来”。胶东红色革命沃土,光荣英雄的烟台儿女,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为创编文艺党课提供源泉和营养,注入创作灵感,激发了信心动力。67门课程优势和老年大学21个联盟单位丰厚的师资力量,为编创文艺党课提供有力保障。利用教室讲台、排练厅小舞台和银帆剧场大舞台,开展“音乐、舞剧、朗诵、书画”文艺党课,用“好听、好看、好懂”的文艺形式,提高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 四是精准组织“节庆思政课”。每逢“七一”组织老党员过政治生日,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活动,增强组织归属感、光荣仪式感和使命责任感。去年“七一”600余名党员参加“我与党旗合张影 晒出浓浓爱党情”政治生日活动;今年“七一”组织300余名党员开展“铭记入党时刻·颁发政治生日贺卡”集体过政治生日;母亲节期间,学习传承“孟母三迁”教子故事,首次举办“好家庭、好家风、好传承”座谈交流活动。2021年庆祝建党100周年举办“胶东红潮 银帆启征程”红色文艺汇演,13个县市区精编16个节目,现场500名老同志观看演出,直播在线观众达30万人次。 五是精细筹划“行走思政课”。按照“先校外再周边、先省内再省外”思路,超前研究筹划,周密组织实施“行走的思政课”。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组织学员党员赴栖霞市后许家村开展创作采风和送文化下乡活动,到乳山市胶东育儿所纪念馆开展“学党史、强党性、建新功”主题党日活动;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赴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和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广场,开展“踏访革命故土·追忆红色沂蒙”红色研学活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之际,走进创新龙头企业万华化学集团胶东(烟台)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学习万华创业精神 携手奋进万亿新征程”思政研学活动。 六是精选推发“指尖思政课”。实施数字赋能,改造提升网站,开设两个主体微信公众号,打造“指尖思政课”。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讲话和党中央政策精神及重大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发布26期“思政微课堂”。推发“山东老干部”微信公众号9场网上专题报告会,转发山东老年大学“党旗正红”等专栏信息。依托线上网络直播平台,将思政云课堂传送到基层社区教学点,实现基层老年学校(老年学堂)同上思政课,形成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指尖课堂”,让思政学习不下线、不掉线、不断链。 七是精良制播“影视思政课”。积极培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学员典型,总结宣扬最美志愿者光荣事迹,用身边鲜活的人和事,制作《初心之问》《本色家园·银帆》《红色宣讲员》等16部微视频思政课。录播“银帆思政大讲堂”和舞台艺术党课,开办七月红色影视和八月战争体裁电影播放月,下载“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微党课和红色视频等,在大厅电子屏和银帆剧场组织播放。创建“情暖夕阳”“薪火相传 老少同乐”“爱心长者·银帆送暖”12个特色志愿服务项目,不断提升“本色家园·银帆”思政品牌文化感染力、组织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