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温岭市老年大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老同志的特点、兴趣和需求出发,不断建强教师队伍、谋划精品特色课程、打造作用发挥平台,将“有学”和“有为”相结合,保障学员想学尽学、寓学于乐、乐有所得,实现老有所为。 一是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建强师资库信息平台。不断拓宽教师来源,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联系,借助市职技校、市人民医院等高技术人才力量,保障课程教师来源。联合教育部门出台政策,把在老年大学授课时间计入教师在校课时,确保教师“来到了、留得住”。同时,鼓励教师、学员推荐人选,并注重从优秀学员中挖掘有能力、有意愿的人才,通过学校审核程序的,纳入师资库。定期组织开展教学研讨会,邀请市教育局教研员现场点评,帮助教师找准短板弱项,改正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及时宣传报道教师的优秀事迹,组织优秀教师、“十佳教师”评选,形成争当优秀的良好氛围。 二是谋划精品特色课程,建强优势课程展示平台。坚持遵循老年教育规律,大力推进质量教学、品牌教学、特色教学。按照“体现优势,突出重点,展示特色”的思路,通过听课、评课制度与教案评比等方式,推动音乐、二胡、手风琴、旗袍秀等精品课程、特色课程建设,为镇、街道分校提供教学实例和经验借鉴。围绕“一校一品一域一特色”,注重挖掘各地资源禀赋,联合太平街道西园社区教学点探索开展“草编文化”公益非遗课程,受到学员们的一致好评。同时邀请老年大学教师定期开展直播授课,形成直播回放供老同志自主学习,让优质课程打破藩篱,打造“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线上课堂。 三是锚定志愿服务方向,建强党建活动共享平台。积极推行“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因势利导拓展教学成果,鼓励师生走出校园、走入村社开展实践活动,推动老年群体将所学所用付诸实践、贡献作为。依托温岭“银和”志愿者联盟,结合学校实际和学员所长,认真探索开展有特色的志愿项目,通过党员引领、“头雁”带领、团队牵引,带动更多学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老年大学摄影班学员四年来坚持利用所学摄影知识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拍摄幸福照,获中央电视台、《浙江老年报》等媒体报道;书法班学员累计走入百余个村及社区、单位,在春节前夕开展送春联活动;各级老年教育机构先后为各镇、街道和村、社区村晚表演输送各类才艺表演学员近千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