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在云南省普洱市景谷老年大学教室,伴随着阵阵歌声,音乐课老师变身思政课老师,将歌曲的意义娓娓道来:“这里的‘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景谷老年大学将红色歌曲与思政知识相衔接,打造的“音乐思政课”收获了一众学员点赞好评。 思政课建设是老年大学教学体系和意识形态工作重要内容。如何提升思政课对老年群体的吸引力,改变学员对思政课“理论说教”“枯燥难懂”的刻板印象?景谷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思政课程“适老化”模式,“音乐思政课”就是景谷老年大学思创新思政课载体的生动缩影。此外,景谷将展览展示展演活动与思政课的融合,年内开展“红色传承·永葆初心”诵读活动、“银龄守纪 护航守正”主题党日等,让离退休干部“沉浸式”体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魅力,也广受学员欢迎。 思政课形式“活”了起来,在内容上主动“求变”就成为了景谷提升老年大学思政课生命力的有力法宝。景谷积极开展离退休生活辅导需求调查,重点了解学员学习教育需求情况及期待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实行学员“点单”学校“接单”模式,主动链接优质课程资源开展“送课”,让思政课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另一方面,在思政课学习的参与度上,对于暂时缺课的学员,除“送学上门”外,实行“线上线下”联动,突破传统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消除影响离退休干部学习的障碍,让学员在“指尖”就能享受到优质的课程资源。 走出教室,“行走的思政课”也别具魅力。景谷破立并举,将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思政课“嵌入”志愿服务和助力发展中。近年来,景谷越来越多的离退休干部从思政课中获取力量并内化为行动自觉。 在景谷有这样一支银发专家服务团,他们将农科战线退休老专家有效聚集起来,以县农科局离退休人员党支部为圆心,以支部主题党日为依托,在重要生产时节,深入田间地头、种子代销点,采取分片联系、组队帮扶的模式,以“理论讲解、现场答疑、实操示范”的方式开展技术培训,用初心架起为民服务的桥梁。 “夕阳映景 银发添彩”是景谷离退休干部工作“老”品牌,也是志愿服务的一支强队伍。这支拥有400余名队员、平均年龄62岁的“银发队伍”以“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服务居民、奉献社会”为宗旨,率先垂范做榜样、践行宗旨做服务,积极投身到社会发展的“大实践”中。近年来,自主编排颂党恩、助创文、讲家风、善治理等题材的快板、舞蹈、情景剧,先后在县内各级各类舞台开展公益性演出80余场次,开展志愿服务40余次。在社会大舞台中,“银发”群体的政治立场更加坚定、思想境界升华更加开阔,作用发挥更加积极,“银发动能”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广泛。 “思政红”与“夕阳红”双向奔赴,让银发群体“有思”又“有为”,这大概就是开展好思政课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