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市干休所现有离休干部31人,遗属24人。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针对“双高期”老干部特点,积极拓宽服务领域,细化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措施,以儿女般的亲情服务,赢得驻所老干部的交口称赞。2006年,被省委老干部局授予省级示范干休所光荣称号;2007年,干休所老干部党支部被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授予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光荣称号,多次被评为省市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 一、锻造队伍,提升素质,不断提高干休所服务工作水平 服务是干休所工作的核心。长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服务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努力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高素质服务队伍。 一是强化服务意识,增强主动服务的积极性。我们在工作队伍中长期组织开展“双尊双爱”教育活动,通过请驻所老干部讲传统、看革命影片、读革命书籍等形式,使工作人员对老同志在革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做出的历史功绩和巨大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进一步密切了与老干部的感情。结合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组织开展了“人人都要老,人人要敬老”、“假如我是老干部”等大讨论活动,极大地增强了他们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干休所7名工作人员自发与驻所老干部结成“一对一”或“一对多”帮扶对子,定期登门服务。 二是提高服务本领,提升服务水平。我们从“双高期”老干部需求入手,把老干部最需要、最期盼的事项作为服务重点,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测试等,推进常规服务向专业化服务转变。所长刘本杰同志在抓好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拜师学艺,熟练掌握了家电维修、管道安装与维护、炉灶维修等多门技术。目前,干休所每名工作人员至少掌握2-3种服务技能,有7名同志获得了高级技工称号,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 三是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实行领导考核与老干部评价相结合。我们把服务作为工作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指标到岗、以岗定责、按责考核、以绩奖惩,每年两次对各阶段服务工作进展和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并将其作为评先树优、提拔重用的依据。为突出服务的实效性,我们在抓好常规考核的同时,把老干部满意度纳入考核范畴,有效地促进了服务工作不流形式、不走过场。近年来,先后有3名服务骨干得到提拔重用,有2名同志被评为省市级“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 二、拓展领域,倾注真情,努力为老干部提供高质量的人性化服务 针对“双高期”老干部的身体和生理特点,我们要求每位干部职工想老干部所想、急老干部所急,以儿女之心、晚辈之情,积极为老干部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一是常规服务实现规范化。我们建立健全了《工作人员文明守则》、《量化责任考核制度》、《工作失误追究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服务的内容、职责和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强化责任意识,还适时推行了“联户服务制度”和“一站式零距离服务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对独居和身患重病的老干部每天见面一次,其他老干部每周走访一次,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对老干部提出的问题,除重大事项需报告领导外,一般问题按照“谁受理谁负责”的原则,由联户人员全权负责到底,确保好事办好。同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由领导带班,工作人员、车辆、医护人员轮流值班,实行全天候服务。 二是亲情服务体现细微化。在抓好常规性服务的同时,我们还十分注重从事关老同志日常起居的小事入手,要求工作人员“用心想事,仔细做事,不放过老干部生活的每个细节”。干休所老干部浴室原来只设更衣室和淋浴间,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老同志容易感冒,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浴室进行了改造,在更衣室外增设缓冲间;考虑到高龄老同志行动不便的实际,在浴室增设夫妻间,便于家属随同照顾。老干部上街购物既危险又不方便,自2002年开始,我们派专车,每星期一、三、五、日接送老干部外出购物,并由工作人员陪同服务。为方便老同志上下车,我们专门订制了登车踏板,既便捷又稳当。为保持院内的安静,我们规定,无论过年过节,院内不许燃放鞭炮,车辆不许鸣笛。这些细微的服务项目,看似平常琐碎,却使老干部们真正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 三是特色服务突出人性化。针对老干部的一些特殊需要,我们坚持特事特办的原则,积极加以解决。为预防老人外出突发疾病,我们与市中医院联系,在全面体检的基础上,为驻所老干部订制随身携带的健康卡片,标明姓名、年龄、住址、电话及主要病情。一旦突发疾病,可使救助者第一时间通知家人和单位,及时救助;针对部分老干部上下楼比较困难,我们专门配备了轮椅车,并将楼梯台阶改成斜坡,方便老人乘轮椅车上下楼;为消除独居老干部精神寂寞的问题,所里指定专人负责,服务到户,及时为他们提供精神慰藉服务,等等。近年来,由于服务内容越来越细,老干部满意率越来越高,工休人员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不少老干部满意地说“能在这样的干休所安度晚年,啥也不用愁”。 三、 科学投入,激发活力,展示新时期干休所良好形象 老干部工作是一项常抓常新的朝阳事业,干休所又是反映老干部工作的重要窗口之一。如何推进干休所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使其永葆生机活力,不仅事关老干部晚年生活质量,而且关系市委、市政府的形象。基于这一认识,我们着重抓了三个方面: 一是加大投入,优化环境。莱阳市财政比较紧张,但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干休所建设,舍得为老干部投入。近年来,市财政先后投入80多万元,对干休所办公和服务设施以及老干部住房进行了全面维修改造,新增面包车、轿车各一辆,方便老干部出行。同时,我们还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努力为老干部创造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2006年,市电业公司一次性投入5万元,为干休所改造了陈旧的供电线路;市民政局投资3.6万元,无偿为老同志安装了13套室外公共健身器材。据统计,近年来,市财政和社会各界为干休所建设累计投入110多万元,使干休所真正成为老干部安度晚年的“美好家园”。 二是丰富文化生活,愉悦身心。针对老同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我们坚持用健康文明的活动充实他们的晚年生活,时刻保持良好心态。干休所除定期举办趣味运动会、钓鱼比赛、棋牌比赛、书画展、花卉展等活动外,还成立了老年人合唱队、老年秧歌队等团体,做到大型活动月月搞、自娱自乐天天有,老干部在活动中,忘却了病痛,愉悦了身心,融洽了关系。此外,所里每年为老干部订阅养生保健报刊杂志十余种,定期聘请专家讲授保健知识,组织养生保健经验交流。老同志普遍反映,“在干休所居住,越活越开心,越活越年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