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瞬间天地变,拦河水库全民建。平原雨丰免涝灾,山区遇旱能浇灌。百里长堤绕山头,万人解决吃水难。洪水猛兽已驯服,变害为利人胜天。”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流传在济南章丘大地上的一首诗歌,是时任章丘县副县长吕济深同志对治水情况的总体描述。 踏遍章丘山水,建设四大水库 我1925年10月出生于淄博市博山县,父亲是中共党员,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疯狂镇压和掠杀中共党员,父亲被迫转入地下工作当教师,1937年病故。我受父亲的影响,1946年10月参加革命,194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6月调入章历县,自此以后,一直工作、生活在章丘。先后担任过县财政局局长、水利局局长、公社社长、副县长等职务。 1962年至1964年,章丘连续三年暴雨不断,绣江河决口7处,北部绣惠、刁镇、水寨、宁家埠4个公社8万多亩粮田被淹,颗粒无收,受灾群众食不饱腹,只能靠救济粮维持生活。泰安地委书记亲自到章丘检查指导工作,要求县委、县政府安排好水利领导班子,选好水利局局长,切实解决工作难题。县委、县政府经过慎重考虑,再次调任我担任水利局局长,指明一定要做好治涝工作。到任后,我与局班子成员利用半个多月的时间沿东、西巴漏河进行实地考察,仔细分析形成涝灾的原因,一致认为形成涝灾的原因主要是每年汛期时,南部山区都会爆发洪水,但却没能得到及时截流。问题摆在面前,根源也已查清,措施就是拦截山洪,方法就是修建水库。我写报告、跑资金,申请县委、县政府和省、市水利部门敲定方案后,在1965年冬天动员万人上阵,7个月内就把一个库容量2300万立方的大站水库修建完成。工程验收时,上级主管部门领导说:“有关资料证明,这个水库只能对付五十年一遇的山洪,要防治一百年一遇的山洪必须在上游再修建一个水库进行拦截。”于是在1966年秋后,我又组织万人上阵,建立了章丘第二大水库——垛庄水库。 在修建垛庄水库时,遇到了两大难题,一是位于垛庄公社的邵庄村有100多户600多村民正处于规划修建的水库中间,需要整体搬迁,迁驻地是平陵公社。村民们故土难离,谁也不愿外迁,我带人到邵庄村动员,从化肥厂借来大客车拉着村民代表去平陵公社实地察看,经过反复逐户做工作,全体村民外迁终于成功。第二个难题是当时的54818部队正在南部山区打坑道备战,修水库必需另开公路用于部队备战物资和水库施工物资的运送。为了确保水库建设尽快开工,我调用5000多名民工,昼夜奋战,仅用了17天就修建了一条新的山道公路。 之后又陆续修建杏林水库、杜张水库,这四个水库的蓄水量都在千万立方以上,由于县里资金缺口大、财力有限,建设大中型水库只能靠国家投资。我在担任水利局局长的十多年内,多次到省、市争取国家支持资金,指挥建成章丘四大水库。上级领导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我被评为水利部表彰嘉奖的先进个人,参加了1976年在湖南长沙召开的表彰会,受到了水利部部长的亲切接见。 遇事多动脑筋,当好红色管家 我家客厅墙上悬挂“多思”二字,这是原山东省委书记舒同同志来章丘工作时给我留下的墨宝,几十年来,虽多次搬家,“多思”二字一直带在身边。 我担任副县长时,淄博市要建一个投资30亿元的乙烯化工厂,因缺乏水源,到章丘来借水。他们的工作组在西麻湾、东麻湾等处打井核查,结果是可以满足每天20万立方水的供给。淄博市委向省委提出申请,省领导批示“可有偿借调水源。”章丘县委、县政府让水利局作预算,预算科按打井修渠引水灌溉农田的方案初步计算需要1300万元的补偿费。可我认为水是章丘的命脉,不单是补偿问题,若遇旱年章丘用水自身难保,后果不堪设想。但上级领导的批示不能违背,我让预算科按照喷灌、滴灌购买先进设备的方案重新作预算,结果需要6900万元。淄博市负责调水的同志说费用太高难以支付,我说:“我老家是博山的,那里的情况我比较熟悉,桓台一带水资源比较丰富,把乙烯化工厂建在那里,只需几十万元就可解决水的供给问题。”淄博市负责调水的同志认真核实后,采纳了我的建议,将乙烯化工厂挪到桓台。就这样既保住章丘的水脉,替县委、县政府解了围,还帮淄博市解决了用水难题。 章丘县吕剧团是我第一次任财政局局长时,力主投资建成的。五十年代,各地市区县纷纷成立文艺团体,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县文化局局长找到我说:“咱这近百万人的章丘大县也该有个剧团来活跃文化生活,能否帮助协调一下,把情况反应给县领导?”我听后说:“你把建团的计划、所需费用写成报告交给县领导,我再向县领导反映一下,在这方面花钱值!”就这样,在我的协调下,县领导同意拨付专项资金,建立了章丘吕剧团,并以《宝玉与黛玉》《卖油郎独占花魁》等剧目打响了演出头炮,为全县文化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在章丘已经撤市设区,融入了省会城市济南,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与过去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从心里感到非常高兴,我的儿孙中有8名共产党员,都在各自岗位上干得非常出色,如果说对以往工作的感想,总结为八个字“一生为公,无怨无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