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针对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选配难问题,在推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坚持在精选、严出、德才“三个维度”上下功夫,建立储备一批精力旺、干劲足、经验优、身体健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为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注入人才活力。 一是注重优化结构,广开视野“精选”。联合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教育局等部门对近五年退休的党员干部和教师职工进行摸排。在年龄达标、身体康健、精力旺盛等基础上重点筛选具有农村工作经历的科级党员干部和在中小学校担任过副校级以上的党员教师群体作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后备库备选对象。自2019年以来,全区共有152名离退休干部和教师,经过多轮条件筛选,符合要求的共计32人,其中具有五年以上乡镇工作经历的离退休党员科级领导干部18人,担任过镇、街道主官的2人。 二是升格选拔机制,保障人才“严出”。规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后备人员选拔工作程序,在严格按照组织推荐、征求意见、党委研究、集中考察、资格审查、公示公告等程序的基础上,由区委组织部派出专项考察组全程参与并监督,从严把好后备对象“入口关”。2021年以来,已否决3名在考察中群众公认度不高的退休党员科级领导干部和1名退休的校级领导干部作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后备库考察对象人选。 三是打破户籍优先,重点突出“德才”。破除往昔“户籍优先”制,不再简单的以是否为本镇、街道户籍作为各镇、街道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选择后备人才的优先条件。在突出政治标准的基础上,一切唯能力论、唯本领论。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把品德高尚、思维敏捷、熟悉民情、工作积极、作风过硬、敢于担当的离退休党员科级领导干部和校级领导作为选准选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的重要标尺和核心要求,注重选拔思想觉悟高、群众公认度高、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能力强的离退休党员科级领导干部和校级领导作为后备人才。截至目前,泉港区8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共培育10名支部书记后备人才,其中符合本镇、街道户籍的2人,区内异地户籍的7人,区外户籍的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