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的徐新生曾担任梁山县文化局局长,退休后在非遗武术挖掘传承中继续发挥着余热。 他带头挖掘整理梁山武术十大拳种等多个非遗项目,撰写30余万字的梅花拳、梅花桩舞狮子等5个项目的申遗材料,足迹踏遍了冀中、鲁西、皖北、豫东大地的20余个县(市)区。目前,梁山梅花拳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改写了梁山建县以来没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历史,介绍梁山武术十大拳派的10篇学术论文被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编撰的《齐鲁文化丛书》收刊,40万字的《中国梅花拳文集》成印。 为把濒临失传的梁山舞龙、二人抬、梅花桩舞狮等民间艺术重现大众,徐新生组织编排创作“梁山武韵”“好汉传奇”“梅拳傲骨”等武术节目,先后在孔子文化节、中国旅交会、青岛啤酒节等重大节会活动中展演,还曾走出国门,到韩国、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和演出。 “搞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必须要有专门机构、专业队伍和保护传承的平台阵地。”就是凭着这股信念和韧劲,他指导创办起梁山非遗传习馆、梁山民俗博物馆、水浒文化体验馆、水浒茶艺馆和林家铺子等“四馆一店”。为了探索新形势下非遗武术保护传承的新途径,他组织10余名梅花拳师,潜心编创出一套适合青少年演练的梅拳操,让中华武术走进了青少年群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