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新时代老干部工作要求,济宁微山县委老干部局深入探索老龄化社会形势下“文化养老”服务模式,通过推动网络化、网格化、志愿化管理,为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提供了重要实践。 一、网络化线上课堂构筑“文化养老”新高地 发挥老年大学政治功能,开通线上网络课堂和“幸福晚霞”老年教育思政大课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中,通过辅导报告、专题学习、政策解读等,让党的理论政策及时、准确、方便的传达到每名老干部,推动老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有效增强了老党员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开设“微山老干部”微信公众号,建立老干部工作群、朋友圈,以文化设计活动、以活动促进党建、以党建提升活力,适时组织开展“咱们共产党人”联学、普法惠老、红色传习等形式多样、喜闻乐见、务实管用的线上主题教育、庆祝、纪念和实践活动,用正确的舆论引导老年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老年人,通过学员带动其子女、亲友、邻居等身边的人共同传递正能量,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奋发有为的价值取向。 二、网格化就近教学满足“文化养老”新需求 持续拓展老干部工作覆盖面,根据学员分布情况,创新实施老年大学分校、分课堂等模式,通过开办老年大学教育分校、分课堂等形式,基本实现了城区和老年人居聚地老年教育“十分钟网格学习交流圈”。利用有利条件发展湖区岛村、社区街道养老服务机构、离退休干部共享式活动基地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室,结合微山传统文化、地域风貌、产业结构等因素,增加设计红色和运河文化解读、地方非遗传承教学、湖区水产养殖等涉及多门类教学课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习资源体系,并有重点的指导培养“领军学员”,通过观感式体验、现场式实践推动了老年工作向基层、向村镇延伸拓展。 三、志愿化载体平台激发“文化养老”新动能 将老干部志愿者作为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服务发展的重要资源,积极搭建“微荷愿”志愿服务品牌,成立文昌社区社会工作实践站,把威信高、身体好、组织能力强、热心服务的老年学员吸收到志愿者队伍中,通过驻村帮扶、社区联建、群众反馈等方式收集困难群众急需解决的小微心愿,帮助困难群体解决困难。鼓励老年学员根据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开展自主学习,指导老年社团走出校门开展丹青翰墨颂党恩、春节送福到乡村等有活动,多形式面向社会开展文化交流,不断提升老年人适应社会的自信力、适应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