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董学智,1990年退休,1991年担任吕格庄镇老干部协会主任、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多年来,我一面忙于老干部工作,勤勤恳恳为老干部服务;一面带头创办经济实体,带动全镇离退休老同志积极为吕格庄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受到上级领导、周围群众和广大老干部的一致好评。下面,就把我退休以来所做的事情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一下: 一、认真履行主任职责,扎实做好老干部工作。 人们常说:老干部工作要做好,关键在领导。这话千真万确、一点不错。但我还认为,一个镇处的领导只有几个,而他们要做的工作却很多,压力很大,一些具体工作还要靠我们去做。我从担任老干部主任那天起,就一直这样想,既然组织上把这项工作交给了我,我就一定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当然,不管什么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老干部工作也是如此。以前,我曾听到不少人这样说:老干部工作好做,该给他们的及时给他们,平时再多组织一些活动就行了,其实并非如此。就拿我们吕格庄镇来说吧,目前全镇共有离退休干部110人,这些老同志事事都以老干部党支部为家,大小事情都得我这个主任去做,因此,我自担任老干部主任以来,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老干部工作上。 首先,我要组织好老干部的政治学习。按照上级的要求,我们吕格庄镇一直十分重视老干部的政治教育,全镇14个老干部学习大组,坚持每月学习4次,全镇离退休干部统一学习一次,遇到有国内外重大时事、上级重要会议和下发的有关文件,我们还临时增加学习次数。如,在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期间,我们多次组织专题教育活动,并请党委领导做了四次专题讲座。通过学习,全镇离退休干部思想解放、精神振奋,纷纷表示,坚决拥护中央级市委、市政府的决定,以实际行动大力支持镇党委、政府的工作。在组织好老干部自身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老干部文艺宣传队的20多名老同志还自编自演了十几个文艺节目,深入到农村集市广泛宣传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在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其次,我要帮助老干部解决好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老干部到了晚年,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实际困难,每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要找的就是老干部主任。多年来,凡是老干部找到我,我都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如,离休干部姜祖堂曾因种种原因与四个子女关系搞得很紧张,在赡养老人方面出了问题,这位老同志找到我后,我及时与村里的调解员一起分头做四个子女的工作,经多次调解协商,逐步化解了他们之间的矛盾,恢复了和睦的父子关系。为了预防这种现象再次发生,我们每年都召开一次“孝敬老人座谈会”,让老干部和子女都参加,会上我们让尊老爱幼的好典型介绍经验、现身说法,起到了有效的教育作用,促进了尊老爱幼良好风气的形成。 除上述工作外,我还要组织老干部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组织引导他们为“三个文明”建设发挥作用、关心教育下一代等,可以说,我自从担任老干部主任以来,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老干部工作上。 二、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踊跃参与经济建设。 组织发动老干部积极参与“三个文明”建设,为社会奉献余热,是老干部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作为老干部主任、老干部党支部书记,既是这项活动的组织发动者,更应该是大家的领路人。为此,在我退休后,一直响应党的号召,带头创办经济实体,给全镇离退休干部做出了样子。 首先,在1992年,我依靠党的好政策,充分利用吕格庄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在认真考察论证的基础上,投资3万多元开了一个大理石矿。当时,我手里只有一万元的资金,而且是准备给小儿子结婚用的,但是,为了给全镇老干部在创办经济实体方面带个好头,我多次做老伴和子女的工作,后经全家人同意,我又和亲朋好友借了两万元。拿着这三万元资金,我及时办齐了各种手续,很快就上马了。大家知道,开大理石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既劳累、又危险,风险很大,但我这个人脾气比较倔强,只要看准的事情,就一定要干出名堂。开矿初期,我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四处奔波,办手续、购设备、招工人,一天要跑上百里路;开工以后,为保证安全,我天天靠在工地上,一靠就是十几个小时;石料出矿了,我又到处联系销路,收款清帐,可以说,产、供、销都由我一人忙活。在开矿的那几年里,我坚持每天早晨五点起床,晚上七八点钟才能回家,这样的劳动强度,对一个年近60岁的老年人来说,其承受能力是可想而知的。当时,我的老伴和子女也曾多次劝过我:“要注意身体,不能要钱不要命。”但我总认为,既然上级号召老干部要带头创办经济实体,大力发展经济,我就应该积极响应,就应该带好这个头。由于有这种思想做动力,我一直坚持开了四年矿,直到1995年底,才将大理石矿转让给了别人。在这四年间,我付出了很多,也获得了很大收获,除去上交各种税费近四万元外,我自己纯收入达到10万多元。 可能有人要问:既然开矿收入这么高,为什么不接着开呢?原因很简单,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确实有点力不从心,人不服老不行;二是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选择了另一个项目----开打印店。那是在1996年的春天,有一次镇领导让我和办公室一位秘书到打印店打印材料,在打印材料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个项目收入高、见效快,生意十分红火。于是,我通过多方联系,在城里租了两间房子,投资6万元上齐了各种设备,聘请了两位待业青年,并出资对他们进行培训。经过短时间的筹备,打字店于1996年5月份正式挂牌营业了。据我了解,象这样的打印店,当时全市只有18家,由于竞争少、业务量大,打字店的生意一直比较红火,到1999年,短短三年多的时间,我除去上交各种税费一万多元外,纯收入5万多元。1999年下半年,随着城区打印店、电脑部的迅速增加,微机普遍进入家庭和办公室,打字复印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便及时将打印店转让出去。 打印店不开了,但我并没有停下来。2000年,我有位亲戚夫妻双双下岗回到了老家,为了给他们提供一个再就业的机会,我经过考察联系,与莱阳春雪集团挂上了钩,在老家投资4万多元建起了两个大棚养肉食鸡,第一次就上了7000只鸡苗。我们的分工是,我负责联系供销,他们负责管理。自养鸡场建起后,每年都向春雪集团送肉鸡两万多只。到目前为止,除收回成本外,这对小夫妻每年至少可增加收入一万多元。我在经营以上三个项目的同时,还与他人联合搞客货运输,在经营活动中,我们共同投资、合理分成,仅此一项,每年我也能得到一万多元的收入。此后,我还积极与外界联系,从北京引进了一个投资达200多万元的波尔山羊养殖项目,从非洲引进的44只波尔山羊和220只本地山羊都长势良好,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总之,在我退休以后,在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同时,通过创办经济实体,参与招商引资活动,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通过自身努力,给自己带来了近20万元的经济收入;二是给国家和地方上交了近10万元的税费;三是给20多名下岗职工、待业青年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对全镇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目前,在我镇,有20多名离退休干部采取不同形式,参与各种经营活动,带动了一大批群众发家致富,为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人们常说,退休是人生的一大转折,这个弯子转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到晚年生活的质量。从我退休多年的体会来看,我认为,退休既是人生的一大转折,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只要我们选好目标、定准方向、振奋精神,一样可以活得充实,一样可以有所作为。现在大家看到的我,是一个非常健康、十分快乐的人,但很少有人知道,我曾做过三次大手术,胃切除了三分之二,最后一次手术因肺部感染、呼吸困难,差点送了性命;在我刚退休时,老伴还患有严重的冠心症,日常生活需要照料,整个家庭几乎陷入绝境。当时,许多人都为我能否度过这个难关而担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消沉、没有丧失信心,而是用坚韧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坚强地站了起来。现在,我不仅身体健康、精神乐观、生活充实,而且是一个对社会有贡献、在工作上有作为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