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社厅退休干部 宋文涛 在泉城济南,提起“铁路大厂”很多人都不会陌生。“济南机器厂、济南机厂、济南铁路工厂、济南机车工厂、济南机车车辆厂……”现在叫中国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铁路大厂”从1910年建厂用过很多名称,但是无论名称怎么变换,“铁路大厂”这个名称已经深入到老济南人的心里。“铁路大厂”是我国早期著名机车修理工厂之一,也是中国工人运动发源地之一,是山东省第一个企业党支部和第一个产业工会的诞生地。“铁路大厂”里有着保存完好的德国建筑群,大量的城市遗存已成为这座城市的记忆。
2023年冬,作为“铁路大厂”子弟的我,为了追寻百年红色大厂的印迹,再次走进“铁路大厂”百年建筑的厂史馆,重温红色历史,接受红色教育。 “铁路大厂”,位于济南市槐荫区槐村街73号,现是中国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所在地。说起“铁路大厂”的历史,不得不提一条铁路的修建,这条铁路就是当时的津浦铁路。津浦铁路北起京奉铁路天津总站(现天津北站),途经沧州、德州、济南、泰安、兖州、滕州、徐州、宿县、蚌埠、滁县等地,南至南京浦口火车站,正线全长1013.83公里,设站85个。其中,津浦铁路在山东境内长408.86公里,设有60个车站。津浦铁路以山东韩庄运河铁桥为界,由德英两国分别承建,北为德国承建,南为英国承建,因而又有北津浦和南津浦之说。 新中国成立后,1968年9月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建成通车,津浦线与沪宁线贯通运营,津浦铁路成为了京沪铁路的一部分,是中国最为繁忙的铁路线之一。 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就是在津浦铁路修建过程中,为津浦铁路的运行维护,而配套建设的机车维修工厂。当时利用德国的贷款,由德国人设计、修建、监督管理。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始建于1910年,1913年4月1日建成正式投入生产,企业初建时间距今已经有110年历史了。
从“铁路大厂”东门进入,西行不远就是第一任厂长道格米里的办公大楼,楼前地面停放着一辆老式的蒸汽机车。这座办公大楼始建于1910年,设计者是原济南站的德国设计师赫尔曼˙非舍尔。办公大楼现已改造为厂史馆,厂史馆是山东省、济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山东省、济南市党史教育基地。 厂史馆共有4层,地上3层、地下1层,里面设3个展区、8个展厅、1个接待室,藏有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照片500余张、文物1000余件,产品实物及模型100余件,直观生动地展示了“铁路大厂”的百年历史。一展区是转型后一些新产品的展示,二展区是百年建厂历史,三展区是红色革命史。这座楼的三楼,有一张照片是铁路大厂首任厂长德国人赫尔曼·非舍尔三兄弟的合影。当时,三兄弟都在中国铁路部门身居要职,号称“三刀”。“铁路大厂”刚建成时,占地7万多平方米,有职工411人、机械设备82台,每月修理蒸汽机车3台、货车10辆、客车2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人把工厂交给了北洋军阀政府。从这一年到新中国成立前,“铁路大厂”先后由北洋军阀政府、日军和国民党政府控制。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铁路大厂”,用高压政策残酷压榨工人。为了贯彻上级隐蔽作战的指示,共产党员孙省三、宗泽先后深入铁路大厂,建立党支部。在地下党支部的领导下,铁路大厂开展了一系列斗争,包括怠工、破坏机器等。1938年下半年,铁路大厂的青年工人分期分批离开工厂,奔赴抗日前线。
“铁路大厂”也是传播革命火种的地方,历史上有“红色大厂”之称。据厂史馆的有关人员介绍,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建成后,一直由德国人管理,德国资本主义的管理方式,决定了企业以最大限度地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为追求。“铁路大厂”的工人饱受帝国主义的剥削和军阀、监工的压榨。工人们不堪盘剥,多次起来斗争,但因缺乏组织领导,不仅没有争取到利益,反而造成一些工人被开除,还有的被残忍杀害。 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给“铁路大厂”的工人们带来了新的觉醒。当时,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王尽美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阶级的觉悟,发动工人起来抗争,走进“铁路大厂”,接触工人,结识了李广义、薛文英等积极分子。王尽美经常到“铁路大厂”,给工人们介绍苏俄革命的情况,还给工人们赠送、讲解他创办的《济南劳动周刊》,并暗暗号召工人组织起来,争取做工厂的主人。同时,他还邀请李广义、薛文英等进步工人参加励新学会的活动,启发他们的革命意识。1919年,“铁路大厂”近千人参加了五四运动。 1921年夏,津浦铁路浦镇机厂中华工会会长王荷波也来到“铁路大厂”。王尽美、王荷波在这里领导工人们开展了各种斗争,成功建立了山东省第一个工会组织——大槐树机厂工会,也是全国建立最早的工会之一,当时有“北有北京长辛店,南有上海小沙渡,中有济南大槐树”的说法,又在厂内秘密发展了十几名共产党员。1925年春,经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批准,在中大槐树北街程炳忠家,中共津浦铁路济南大槐树机厂支部正式成立。刘子久担任临时支部书记,后由李广义接任,共有16名党员。这是山东省成立的第一个企业党支部。
1948年,为配合解放军解放济南,工人们保护铁路大厂,为解放军引路,抢救伤员,抢修铁路,支援大军南下。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厂1600名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在9天时间里抢修出一台高质量的机车“新中国号”,为新中国献上了一份厚礼。
说起“铁路大厂”的红色革命历史,就不能不说说“红房子”。建厂之初,在厂西门不远处,建了一片工人住宅,叫“红房子”宿舍。据《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记载,“济南的产业概况,以济南津浦大厂为最大。工人们的生活最苦,每天工作时间在14-16小时。工人每月工资最低者只有几元,就地而食,就地而卧,一年无节假,一切死伤疾病都听天由命,工人血汗尽被榨取。”当时,起来反抗斗争的工人有的被开除,有的失踪,有的被杀害,有些青年工人非常痛苦烦闷,借酒浇愁。在“铁路大厂”技术工人集中的“红房子”宿舍,有一个姓张的钳工师傅,看到工人的苦闷,就经常有意识地接近他们,给他们讲《三国演义》《水浒传》,还将自己的拳脚功夫传给他们。不久,这里就自发地形成了一个自娱自乐的“公所”。
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大厂成为全国修理蒸汽机车的主要基地,新造了跃进型蒸汽机车,成为蒸汽机车修理的骨干企业,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铁路运输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现在,经过百余年风云变幻,历史让“铁路大厂”与欧洲再次对接于21世纪初。2009年,“铁路大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具备向欧洲发达国家出口铁路货车产品资质的生产企业,获得了欧盟市场的“通行证”。2012年,“铁路大厂”研制的首批铁路罐车驶往工业文明的发祥地法国。这是自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诞生以来,欧洲发达国家首次迎来欧美以外的铁路装备产品。2018年4月,德国DB——全球客运和货运最大运营商之一,首次在欧洲以外采购铁路货车整车,就选择了与“铁路大厂”合作。2020年3月,“铁路大厂”向DB公司交付首批产品,获得好评。中车山东公司,一跃成为“欧洲高端货车制造商”。
“铁路大厂”的百年发展史,作为“国之重器”和“大国制造”的大厂,在百余年的创业发展中,被打上了深深的红色烙印,注入了鲜亮的红色精神。百余年来,城市发展滚滚向前,“铁路大厂”也未曾停下脚步,未来,在历史的大潮中,“铁路大厂”将继续阔步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