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微山县立足老干部服务需求,创新性积极整合县域资源,打造开放式“晚霞伙伴”工作机制。以县委老干部局、县委老干部服务中心为起点,连点成片、连片成面,不断链接统筹政府资源,与社保、医保、文旅、住建、民政、教体等单位合保障之力,制定“晚霞伙伴”实施方案。以县域视角,多维供给老干部诉求,结盟服务老干部“同路人”,激活服务老干部“伙伴圈”。 信息联动,完善老干部资料“大数据”。依托离退休干部党工委80个离退休支部,县委老干部局、县委老干部服务中心与退休干部所在部门齐抓共建,建立主管单位+所在单位“联动统计组”制度,确保老干部数据所在单位有人问,统筹单位有人管,动态更新数据库,详实掌握老干部参加工作时间、职务职级、享受待遇和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子女联系方式等信息。在原有精准记录退休干部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与退休干部相关部门定期联系,调度座谈,切实加强老干部信息数据的真实性、规范性。目前,登记在册老干部5805人,党员人数每月更新数据频率2次,月更新人数平均100人次。联动管理,让老干部数据库活起来。 需求联动,精细老干部诉求“小菜单”。深入调研,挖掘个性化诉求。对老干部“大数据”分门别类,在普遍需求调研上,进一步增加细分个性化需求。发放“微心愿”订单,内容涉及到特长爱好、服务需求、意见建议,动员各部门及时更新老干部的“小菜单”。与老干部所在单位达成“及时下单、及时入库、及时分类”协作模式,做好老干部诉求调研的“同行者”。目前联动各相关单位发放“微心愿”订单5000份,收回共计3865份,细分出健康需求库、发挥余热人才库、继续教育诉求库、慰问关心关怀库。动态分析,及时关注老干部的思想动态和生活诉求。确保服务保障有针对性,服务质量精准性。 供给联动,保障老干部生活“全实景”。依托老干部的“大数据”“小菜单”,联动县直、乡镇街道、社区三域所属,打通医保、社保、紧急就医、居家养老、继续教育等老干部供给渠道,壮大服务老干部队伍,形成老干部工作部门与其他部门联盟共管的大格局。制定针对性服务政策,高龄老干部注重上门送学、走访送暖,低龄老干部注重作用发挥、建言献策。目前,联合夏镇街道文昌社区、南苑社区、微山岛镇等镇街开展送学上门、爱心送暖、“老来帮”活动300余次,低龄老干部参与助力高考、社区治理、环境政治、建言献策、红色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500余次。与县中医院签订中医保健服务相关协议,服务老干部1000余人,举办养生讲座30余次;以老年大学为平台邀请司法部门、交警大队、红十字会等单位开展宣讲活动300余次。联动供给,在老有所依上下足功夫精准服务,在老有所为上搭载通道提供“情绪价值”,畅通各项生活服务指标,将老干部有质量的生活“蓝图”变成“实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