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南市钢城区老年大学充分发挥文化养老示范引领作用,加强与街道、社区(村)的有形联系、有效对接,在“党建引领、阵地建设、管理服务、作用发挥”等四个方面狠下功夫,积极推动老年教育事业新发展,不断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化党建引领,抓好思政教育。坚持把政治属性作为老年教育第一属性,探索构建“银龄大思政”课程体系,探索创建“钢映银龄老年人思政课堂”学习品牌。通过收看时政要闻、回忆党史、讲述红色小故事等形式,打造“课间十分钟”微课堂;定期举办专题党课、公益讲座、专家辅导,打造精专型思政课;依托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钢城党建公众号等平台,通过“微教育”“微宣传”等形式打造网络思政课;开展寄情书画、诗歌朗诵、红歌合唱等活动,打造“沉浸式”思政课,将思政教育贯穿“案、课、评、展”教学全过程,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聚焦教育教学,建好教学阵地。深化“1+3”办学模式,通过建好1所本校、开好3所分校,不断满足老年人文化教育需求。与莱钢集团企地合作,充分整合利用现有阵地资源,完成对区老年大学校本部的搬迁改造。改造后,校本部办学面积增至1100多平方米,可容纳200人同时上课,有效改善了老年大学学习环境。开办3所社区老年大学分校,根据老年人喜好需求设计课程,推动老年大学建设向基层延伸,建成老年人“15分钟学习圈”,辐射全区85%的退休老年人居住区域。开设书法、绘画、声乐、朗诵、舞蹈、摄影、瑜伽、器乐、诗词创作等9类专业课程,聘请13位专业教师,每周开放21个教学班次、吸引老年人700余人次。 优化服务质量,办好暖心课堂。在楼梯、茶水间、卫生间等区域张贴醒目提示语、安装防护网,宣传防火等应急安全知识,关注老年人人身安全;安装高清投影设备,配备话筒等扩音设备,放大教辅材料字体,方便老年人学习收听;合理安排适合老年人节奏的体验式课堂活动,通过参观画展、户外写生、情景朗诵等,减少老年人内心孤独;结合作业展览、结课展演等活动,充分肯定老年人学习成果,帮助其树立信心。同时,全方位考虑老年人生理、心理变化,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文化养老、课后服务等多方面给予老年人温暖关怀。 注重作用发挥,用好桑榆力量。学校鼓励学员们将优质书画作品参与慈善竞拍,所得善款全部用于钢城区慈善公益事业。聚焦春节、国庆节、重阳节等节日节点,组织学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活动。比如,春节期间,举办50余场次“进社区、进村居、进企业新春送福”书法惠民活动;在国庆节、重阳节等节日,组织举办书画展、红色歌曲演唱会、“书香”诵读会等活动。通过各类活动,引导老年人放松身心、激活热情,在一场场活动、一次次展演、一项项创作中充分展现新时代的“桑榆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