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沂兰陵县不断深化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以党建引领、完善机制、搭建载体、考核激励为抓手,全面激活银发党员“红色细胞”,畅通治理“神经末梢”。 一、党建引领,筑牢基层堡垒 结合荣誉退休、人才库建设,深入开展“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培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按照“一方隶属、多方管理”原则,推进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根据老干部群体占比规模,考量老党员组织生活现实需要,在全县成立20个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选优配强支部班子,以单位举荐、社团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吸纳60名威望高、经验多、干劲足的老同志担任支部书记、委员,发挥其头雁领航作用。聚焦社区治理难点痛点堵点,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动员350余名老党员担任党建指导员、楼栋长、单元长、网格员,切实融入“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四层组织架构。 二、完善机制,推动常态管理 健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社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以及居民代表等多方协商议定机制,发挥老同志的沟通桥梁作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小区重大事项,牵头成立监督小组,全程监督小区事项规范运行。推行“群众点单、支部派单、老党员接单”机制,依托业主微信群,发布社区离退休党组织书记、楼栋长、单元长以及老干部志愿者联系方式,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老同志认领服务项目,开展双向联系、双向服务。采取座谈、回访、双向评价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协商意见办理情况的督查,形成“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工作闭环。目前已收集群众问题1750条,解决1680条,赢得群众广泛赞誉。 三、搭建载体,丰富治理形式 紧扣中心大局,把社区所需所盼与老同志所能所愿紧密结合,整合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积极构建“党支部+工作室+活动阵地+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创立老干部工作室11个、红色驿站16个、志愿服务团队23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受益群众8000余人次,促进老干部优势资源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玉兰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牵头成立“政法老干部工作室”,吸纳20多名公检法老干部,调解矛盾纠纷60余起,接待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成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税苑小区党支部依托红色驿站,定期开展“小区说事日”“长廊议事会”“流动小板凳”等协商活动,内部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60余个,实现小区治理从“各唱各调”到“同频共振”转变。 四、考核激励,争做银龄先锋 将社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纳入基层党建大格局,由县委离退休干部工委管理,与基层党建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 采取“年初部署、季度推进、年中小结、全年考核”的闭环管理方式,督促指导离退休党支部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活动。明确考核标准规范,针对活动开展情况,由离退休干部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开展联合评议,评选“一类、二类、三类”支部班子。连续两次被评为“一类”班子的,优先作为市级荣誉以上推荐对象;两年内至少一次被评为“一类”班子的,优先作为县级以上荣誉推荐对象。2023年,4个功能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获评“全市五星级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助力强市最美离退休干部集体”,24名老同志荣获“全省最美老干部志愿者”“助力强市建设最美离退休干部”“全县最美离退休干部”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