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市老干部广场文化活动兴起于1995年。多年来,该市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大力推动老干部广场文化活动,取得明显成效。自1998年以来,先后获“先进文化广场”、“最佳表演奖”等蓬莱市级奖励21项次;获“健身球操优秀奖”等烟台市级奖励23项次;获“山东省老年人健身球操比赛一等奖”等省级奖励11项次。老干部广场文化活动的大规模开展,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社会的赞誉,其活动动态也经常被各级电视台、报纸等媒体报道。其中,老干部广场文化专题活动曾在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播出,“庆重阳老干部局专场演出”在山东电视台新闻等栏目播出。2005年10月,中组部老干部局毛子炎局长到蓬莱考察,对老干部广场文化活动组织、管理及效果给予高度评价。2012年11月,中组部老干部局《老干部工作情况》介绍了蓬莱老干部广场文化活动的成功做法。 一、 因势利导,广泛吸引社会老年人参与活动 蓬莱是远近闻名的人间仙境、旅游胜地。为了进一步浓化城市文化韵味,1995年蓬莱市决定以广场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各类健身活动,展现蓬莱人民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为此,市委责成老干部局发挥老干部优势,用其文体所长,带动全市群众健身活动的发展。当时,广场文化还处于起步阶段,老干部局决定从组建文艺队入手,打开工作局面。经过努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组织了以离退休干部为主体将近300人的队伍。为加强服务管理,挑选一位文体组织能力强、德高望重的退休干部担任业务指导,精心设计编排了老年健身操、太极拳、腰鼓、秧歌等节目,传授给每一位参与者。同时,根据形势需要,把党的中心工作、各项方针政策寓于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中,使文化广场成为党的政策宣传阵地和精神文明的传播基地。由于开展的活动得民心、顺民意,深受群众喜爱。同时,也吸引社会老年人纷纷报名,加入到广场文化活动中。目前,广场文化活动的规模和形式逐年扩大、丰富,现已建成黄海绿洲、八仙雕塑、戚继光故里等老干部文化广场75个,活动项目40多个,参与人数达7000多人。 二、加强扶持,促进广场文化活动不断上档次 为促进广场文化活动不断上档次,使其保持鲜明的活动特色,真正成为老干部引领老年人强身健体、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多年来,蓬莱市从四方面入手,加强组织引导扶持推动。一是舍得投入,大力扶持。市政府为各文化广场协调场地,解决照明设备,配备录音机、磁带、腰鼓等活动用品,制定各季节和重大节日广场文化活动方案,并将其纳入全市文体活动的总体规划。二是培训骨干,注重推广。每年派出业务骨干到外地学习,经过筛选后,深入广场活动现场传帮带。利用多种方式,为骨干举办了健身舞、功夫扇、太极拳(剑)、健身球操、大秧歌等培训班,使广场文化的“节目”常练常新。同时,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定期派出专业教师,到文化广场进行业务指导、技术培训,提高活动水平,增添文化吸引力。三是相互观摩,互相促进。为使各文化广场平衡发展,每年都举办1至2次观摩会。通过切磋技艺,取长补短,使之加深了友谊,增进了交流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平衡发展。四是推出精品,打造品牌。先后成立了百人老干部合唱团、百人老干部腰鼓队、百人老干部秧歌队、百人老干部太极拳队等骨干队伍,另外,为了密切配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从各文化广场选调精品参加蓬莱旅游黄金周城区广场文艺演出、国际青少年“和平颂”文化艺术盛典、重大节日文艺汇演等大型活动。老干部广场文化活动的档次和品味不断体升,不仅展现了老同志的精神风采,也使各文化广场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 三、面向基层,拓宽广场文化活动领域 为拓宽广场文化活动领域,蓬莱市组织老干部广场文化活动骨干,经常到厂企、农村进行文艺培训,先后深入到电业公司、蓬莱阁街道小皂村、刘家沟镇安香于家等村,巡回指导培训。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文化生活的快乐,该市经常组织老干部文化广场演出人员进行义务慰问演出。在慰问黑岚沟金矿职工的演出中,老干部们精彩的表演,赢得矿工们阵阵鼓掌,表示一定要多挖金子,挖好金子,为国聚财,为民致富。特别是逢年过节,都要到军休所慰问演出。那些身经百战、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老首长、老战士,听说文化广场的老干部要来演出,总是身着军装,佩戴勋章,象当年迎接战地文工团那样,认真地看,热烈地鼓掌。近年来,蓬莱市共组织各类老干部文化广场文体团队下基层演出160多场次,观众达10万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