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浙江玉环市:打造老年教育“联合体”提升老有所乐幸福指数

2024-6-5 12:42|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23| 评论: 0|来自: 中共玉环市委老干部局

摘要: 浙江玉环市大麦屿街道聚焦老年教育扩面提质,全力打造老年教育“联合体”,积极完善老年教学保障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形式、提升干部群众参与度,全力推动老年教育资源整合,提升街道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幸福指数。大麦屿 ...

浙江玉环市大麦屿街道聚焦老年教育扩面提质,全力打造老年教育“联合体”,积极完善老年教学保障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形式、提升干部群众参与度,全力推动老年教育资源整合,提升街道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幸福指数。大麦屿街道老年学校获评2023年省老年教育优质学校,火叉口老年学堂获评“省示范教学点”

一、完善体系保障,构建共享“大脑”

一是领导小组全统筹。组建由党工委副书记任组长,组织委员、办事处副主任任副组长的老年教育资源整合领导小组作为工作统筹“大脑”,按照“一月一会商、一季一研判”的机制,与老年大学、成技校、中小学相关负责人共商工作计划和进度,确定了2024年阵地建设计划、师资力量统筹等内容。二是制度明确强规范。出台《大麦屿街道老年教育资源整合工作方案》,明确辖区老年学校、老年学堂等教育阵地建设三年计划,规范职责分工、教育管理制度及学员档案管理,统一村社老年学堂阵地标牌标识,完善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及必要急救设施,推动阵地规范化建设。三是财政支持保资金。加大对老年教育的财政支持,由街道承担阵地建设、兼职教师课时费及日常管理经费,每年额外落实3万元保障稳定的基本办学经费来源。依托乡贤企业每年50万的综合资助及学员每人每年150元的学费提升教育品质,如2023年福山村通过乡贤参事会募集资金10万元投入老年教育和文体活动开展。

二、探索资源共享,组建教学“肢干”

一是搭建区域分布的“学堂骨架”。根据三个党建联建片区老年人口分布及需求,就近优选距离合适、设施齐全的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等硬件较好场地,通过适老化改造,打造老年学堂,形成以街道老年学校为主,刘园社区、鲜叠社区火叉口头村等11个村社老年学堂为辅的老年教育矩阵,实现老年教育15分钟便利就学圈。二是构建专兼融合的“循环师资”。挖掘辖区内教育系统、卫生系统、艺术学校和社会人才等资源建立老年教育资源库,自主培育专职讲师5名,吸纳资源库内中小学退休教师等优秀讲师12名作为“银龄讲师”在老年大学兼职任教,建立以老年大学动态调整“课程清单”,老年学堂“自主点单”的模式,实现“银龄讲师”在辖区内循环授课。三是设置内容丰富“教学课程”。依托辖区高铭暄学术馆等现场教学场地,推出老年红色思政系列课;结合老年兴趣及辖区特色,推出越剧、健康养生操、二胡、布袋戏等18门长短期兴趣课,形成“思政党课+兴趣培训”的课程包。2023年至今,各类兴趣培训参加学员超1600人次。

三、创新学员招引,畅通运转“肌理”

一是打通入门“淤堵点”,让新鲜“血液”进入。充分考虑农村生产、生活特点和方言乡音,避开农忙时段和上下学时间,灵活采用“线上+线下”的教学形式,“普通话+方言”的教学语言,让辖区老年人有时间学习,听得懂内容,用好浙里老干部等优质网络学习资源及智能手机使用指导等微课堂,为延时教学提供条件。二是扩大学习“吸引力”,让参与“流量”提升。孵化老年大学合唱团、传统武术非遗社团、慈欣艺术表演社团、江南丝竹等8个社团,社会治理助力团、银龄互助服务队、五老关心下一代服务队等3支志愿队,以“班级+社团+志愿队”形式将老年学员组合在一起,用丰富的社团活动、志愿活动丰富老年人学习内容,形成“学员从老人中来,服务到老人中去”的良好循环。三是增加学习“持久度”,让“流量”变为“留量”。建立“班级积分月晒评”长效管理机制,从学员到课率、作业完成率、上课互动情况等角度综合考核班级学习情况,提升班级凝聚力,增加集体荣誉感。定期举办社团才艺比拼、大学周年庆典及各类体育比赛,为老年人搭建学习成果展示平台。2023以来,开展嗒嗒球、飞镖等体育运动活动超百场2024年老年大学30周年校庆活动吸引近300名学员选送20多个节目参加。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