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委老干部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老干部所需所愿所盼,用心用情,精准服务,持续构建“三抓三增”为老利老服务保障新格局。 一、抓实政治关怀,增进老干部荣誉感。坚持组织、经费、制度同向发力,全面保障离退休干部政治学习、情况通报、参加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等各项政治待遇高质量落实。一是组织保障强基础。每年召开一次离退休干部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推进老干部工作,集中精力为离退休干部解决1-2件实事。推行干部荣誉退休机制,做好临退谈话、举办荣退仪式、家庭走访等工作,2023年首次举办了区管干部荣退仪式暨适应期培训班,29个镇街和部门共为102名退休干部举办了荣退仪式。二是落实经费提待遇。区直离退休干部“两项经费”全额列入区级财政预算。2021年起,将离休干部“两项经费”提高至5000元/人,退休干部公用经费提高至2500元/人,用于保障离退休干部报刊杂志订阅、集体活动、走访慰问、特殊困难解决等经费开支。同步出台了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五老”补贴等政策,有效保障老干部各项待遇落实。三是强化制度抓常态。推行“重要会议邀请老干部全程参与、重点项目邀请老干部观摩指导、重要成果及时向老干部传达报告”机制。2023年,先后3次邀请退休县处级老领导出席全区领导干部会议,组织50余名离退休干部实地参观了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走访慰问了全区60名离退休县处级老干部,举办老干部新春慰问大会并通报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切实保障广大老同志与全区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二、抓实生活关爱,增进老干部幸福感。坚持把提升服务质量作为“第一职责”,始终带着责任、带着感情为老干部提供贴心服务。一是把联系关爱送到心坎里。构建“三个1”服务机制,即1名老干局工作人员+1名服务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共同服务1名离休干部,按照“四送”“五有数”“六必访”工作要求,常态化开展上门探望、家访谈心、节日慰问、电话回访,精准掌握老干部的身心状况和生活情况,在春节、“七一”前夕开展两次全员大走访活动,2023年共发放亲情联系卡136张、慰问品(金)38万余元。二是把医疗保障送到家门里。全面落实离休干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累计开展上门服务500余人次;将离退休干部体检列入区级财政预算,为2800余名离退休干部开展健康查体;调整离休干部床位费支付限额,将区属离休干部住院费与市直待遇拉平;打通市立医院绿色就医通道,实行“签字结算”,精准提高离休干部就医“供需”匹配度。三是把优抚救助送到手心里。为全区无工作离休干部遗属、军队离休干部及遗属发放困难救助金、补助金,对驻所离休干部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安装呼叫器、安全扶手等设施,进一步提升精准服务水平。 三、抓实服务关切,增进老干部归属感。坚持“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工作目标,以服务高效推动老干部独特优势和作用发挥。一是守正创新优服务、树品牌。依托威海市6012349便民服务中心实施智能居家养老,老干部通过手机一键“下单”,便可在家享受助餐、助洁、助医、照料等各种贴心服务,筑起没有围墙的“虚拟养老院”;连续举办三届老干部“金婚”庆贺活动,引导青年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传承好家风,在社会面上引起巨大反响;高标准打造环翠区银龄人才续航驿站,为各领域老干部专家人才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搭建发挥作用平台;在各镇街、社区建立老干部工作室,挖掘银龄人才600余人,提供矛盾调解、环境整治、妇幼援助等服务160余次。二是党建引领优服务、筑阵地。升级“老干部党校、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三驾马车”,改造建设了离退休干部开放共享式党建活动基地暨“主题党日”活动中心。230多名科级以上离退休干部常年入驻中心,通过“微党课”、老年大学“专业课+思想政治课”等方式,把老干部党校打造成环翠特色的“银发先锋之家”,活动中心被评为山东省“本色家园”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活动场所。三是文化养老优服务、广受益。积极挖掘新阵地资源,充分发挥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社区银龄先锋家园等阵地作用,探索实施“树山支部+老年大学分校+志愿团队”工作法,推进“家门口大学”建设,各镇街全部建起老年大学分校,2023年举办文艺展演、文体比赛、宣传讲座610余场次,受益群众超过20000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