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市市中街道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现有离退休干部党员57名,其中离休干部2人,退休干部54人.支部委员会设书记1人,专职副书记1人,委员3人,下设14个党小组。近年来,该党支部以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党员作用作为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这条主线,立足实际,围绕大局,不断夯实党组织基础,广泛开展各类组织活动,引导老干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发挥优势作用,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切实增强。党支部也被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称为贴心的“娘家”。 夯实组织,让老党员有“家”可回 街道党委高度重视,在筑牢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基础方面先后投入大量精力、人力、财力,为党支部开展学习活动创造了良好环境和有力保障。党支部定期换届,及时配齐配强班子,始终保持党组织活力。2012年12月,街道党委及时对支部班子进行了调整,支部书记由现职党委副书记亲自担任,靠上抓支部日常工作,选配1名熟悉党务工作、社会威望高的离退休干部担任专职副书记,1名熟悉党务工作的在职干部担任专职人员协助开展工作,党组织基础架构得到了完善夯实。今年,街道党委还设立了党支部专项经费,保障支部工作运转,返聘3名党性强、威望高、经验丰富的退休干部党员具体负责党支部日常工作,与在职干部正常上下班,每人每月按800元发放生活补贴,办公费全部由街道财政及时拨付。同时,街道党委还专门为党支部设立了独立办公室,配备了电脑、电视、电话、打印机等办公设备,还免费订阅了《学习参考》、《老干部之家》、《支部生活》等党报党刊供党员学习。新成立的老干部活动中心配备了羽毛球、乒乓球、象棋等活动设施。为确保党支部活动常态化,建立了定期学习例会制度,规定每月15日为离退休干部党员集中学习日。用街道专职副书记蔡洪禄的一句话说:“有了组织的倾力支持,支部日常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这让我们这帮老同志真正地找到了组织、找到了家。” 回归组织,让老党员有事可做 党支部充分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引导离退休干部积极参与基层建设,支持在职干部工作,主动融入发展大局,让广大老干部“大有所为”。在全市开展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中,党支部与街道纪检办联合成立了街道环境整治督察领导小组,组织威望高、经验丰富的老干部深入农村,及时督导各村环境整治进度,对各包村干部工作实绩量化打分,帮助查找问题,提出整改建议,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今年,街道启动了民风建设年活动,党支部也积极靠上工作,每月15日定期召集党员开展民风建设大讨论,结合基层实际和自身经验,踊跃建言献策,帮助在职干部想办法、出点子,退休干部纪玉祥还被推荐到民风建设主题论坛上为全体在职干部作典型发言。五里冢、韩亭村拆迁工作中,党支部成员纪玉祥、郝召印等4位老同志始终盯在拆迁现场,为群众耐心解释拆迁政策,帮助疏导群众情绪,成功地说服13位缠访、闹访的老上访户,做通了9户拆迁户的工作。仅今年上半年,党支部就先后在党的建设、水利建设、两区同建、环境整治等方面向街道党委政府建言献策达263条,被采纳合理化建议102条,被广大党员干部誉为街道基层工作的“参谋部”、“救火队”,支部党员们也纷纷表示,通过党支部这一平台,让我们真正地找到了精神寄托,发挥了自身余热,活出了晚年价值。 依靠组织,让老党员有“心”牵挂 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最根本体现就在于服务群众,这是党支部广大党员的共识。向群众解释政策,帮群众解决困难成为党支部日常工作最重要的内容。一些老干部在街道工作多年,与群众熟悉,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威信高,能和群众“打成一片”,因此,“有问题找支部”成了街道群众的“口头禅”。今年,党支部实施了支部班子每人联系一名离退休干部党员,每名离退休干部党员联系一名困难群众的网格化管理制度,及时通报街道党委和党支部的工作情况,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退休干部党员张素娥在走访中了解到街道退休干部苏同良的老伴卧病在床,儿女又不在身边,街道党委副书记、支部书记耿勃就带领几名老同志前去看望,几名老同志自发帮助苏同良轮流照顾他的老伴。此举令苏同良非常感动,紧紧拉着耿书记的手说:“谢谢组织对我的关心,作为一名退休干部,是党组织在关键时刻帮我救了急、解了困,我的心很暖和”。 “莫道夕阳晚,为霞尚满天”,乐陵市市中街道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将广大老同志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心系组织,情系发展,凝心聚力,为该街道乃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奏响了一曲曲动人的夕阳赞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