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该党支部把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党员作用作为推进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把教育老干部、凝聚老干部、服务老干部作为党支部工作的根本,紧密结合实际,创新方式,千方百计为离退休干部党员老有所为创造条件。 抓制度促管理 推进支部工作规范化 为了将工作落到实处,该党支部从自身实际出发,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形成并完善了联系党员制度、理论学习、参加重要会议和重要活动、观摩考察、情况通报制度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订阅了《老干部之家》、《老年教育》等刊物,每月把刊物送到老干部家中;组织参观考察外地经济建设和禹城市重点建设项目;每年举办2次情况通报会;逢年过节走访慰问;七一过政治生日。就是这样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让老党员真切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感受到还有一个大“家”在关心惦记着自己。 近年来,该支部解决离退休干部党员生活中的各类困难和问题70余件。对有病住院、家庭困难的离退休干部,支部千方百计及时给与救助,在第一时间上门慰问,嘘寒问暖,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支部还定期对离退休干部政治学习、参加组织生活等情况进行督导。每年组织查体,为老干部建立健康档案,在医院专门设立老干部病房,方便老干部就医。 抓学习促提高 提升党员素质制度化 为了让离退休干部党员及时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并让学习入耳、入脑、入心,该支部在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增强学习效果。开展“入党为什么、退下来干什么、身后留什么”、“学习张星南事迹”等大讨论,使老干部始终保持政治坚定、思想常新。在学习方式上,采取每次确定一个专题,开展讨论,互相启发、拓宽思路、达成共识;采取定期举办专题座谈、观看电教片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党员学政策、学政治、学理论、学时事,为老干部订阅《禹城市报》,并送报到家,强化学习效果。定期为老干部传达文件,及时将党委、政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传达到老干部当中,为他们及时掌握信息、发挥作用,更好参与我市地方经济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抓活动添活力 丰富党员生活多样化 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全力搭建老干部活动的平台,用活动来丰富生活,用文化来陶冶情操。针对离退休干部求美、求乐、求充实的迫切愿望,该党支部精心组织并深入开展党性实践、文体娱乐和关爱服务三大活动,增强党性观念,丰富文化生活,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开展“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征文活动、“诗书画影抒情怀、喜迎党的十八大”主题活动、“贯彻十八大、畅谈新变化”主题活动等,丰富了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在全市开展的“网格化服务联系群众”活动中,积极为所联系的社区送政策、送服务;坚持对老干部“五必访”,即重大节日、老干部生病住院、家中有大事、老干部有思想情绪波动和生活有困难时必访;开展“金婚老干部迎重阳”免费照相活动,为50多对老干部找回昔日的浪漫情怀。先后举办了乒乓球友谊赛、端午棋牌友谊赛;组织东方红、银晖、夕阳红、金秋等老年艺术团文艺下乡慰问演出。 抓作用促奉献 发挥党员作用经常化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该党支部积极为老干部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充分发挥老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积极引导老干部发挥余热。通过“我为建设幸福禹城做贡献”和“我为禹城发展献计策”等活动,为老干部搭建献计献策平台,发动老干部为经济建设献计献策。发放《征求意见表》300多份,共收集意见、建议30余条。组织热心教育事业的离退休干部参加老教育工作者协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组织;开展“夕阳文史”活动,鼓励离退休干部撰写回忆录、诗集等,把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编写成书,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离休干部董益三、李修信撰写了《回忆录》、退休干部戚振奎二年内连续出版《戚振奎诗集一》《戚振奎诗集二》、退休干部司兆俊撰写了34万字的《泰山情缘》、退休干部冉繁义的《逸翁杂记》;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开展学习张星南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心得交流会;开展“五好”离退休干部党员评选活动,大力宣传“文艺战线不老松”秦士森、“义务普法”司兆俊、“奉献余热”的张萍等人的先进事迹,营造老有所为的浓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