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阳信县委老干部局充分发挥广大离退休干部在非遗文化保护的独特优势,推动“鼓子秧歌”“东路梆子”等非遗文化焕发勃勃生机,助力当地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一是组织老干部开展非遗发掘保护。以县非遗中心为载体,组建覆盖各乡镇 二是发挥老干部非遗“传帮带”作用。组织“五老”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精选一批“文化底蕴足、地方特色浓、群众基础好”的非遗项目,在全县中小学开设非遗课堂。组建非遗“五老”志愿宣传队12支,定期进校园开展非遗手把手教学,让本地优秀非遗文化在广大青少年心中“扎下根”。开展精品非遗展演活动。组织老干部编演《双锁山》《**帐》《清风亭》等经典传统剧目, 三是发挥老干部文旅融合“催化剂”作用。在老干部们的广泛参与下,当地“戏曲进乡村”“鼓子秧歌巡演”“庄户剧团”等非遗文化活动中都有老干部们活跃的身影,出现了非遗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势头。以非遗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游串联各地旅游资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非遗精品旅游线路,非遗旅游成为该县全域旅游地标性品牌,洋湖乡“鼓子秧歌凌霄阁·民俗文化村庄游”、水落坡镇的“传承文化文脉 诉说历史故事”民俗文化游等非遗主题游在当地盛行。县老干部志愿者服务队指导县文化馆设立非遗传习所,借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开展“非遗+文创”活动。充分利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开展节事活动,设计秧歌logo、动漫形象、纪念邮票、书签等文化概念产品,实现了非遗文化发展由点到面、乡村旅游从单一到丰富的新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