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东昌府区聚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融合共建”重点工作,着力推进老干部工作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创新,以打造共享式离退休干部党建活动阵地为突破口,逐步扩大向基层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目前已形成“组织、阵地、活动、文化、服务”多元融合新格局,助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抓好组织融入,构建“一核多元、纵横协同”红色堡垒。为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扩大工作覆盖,充分激活基层组织内生动力,东昌府区大力实施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融合发展工程,积极推动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体系向网格延伸,举办离退休干部党建观摩暨党组织融合共建现场推进会,在尊重老同志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在城市社区居住的退休干部党员将党组织关系转入经常居住地社区、小区,鼓励老干部参与街道社区“第二梯队”建设,协助开展环境整治、矛盾调解、政策宣传等重点任务,不断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大格局。 突出阵地融入,打造“区街联建、连线成片”共享矩阵。坚持阵地联建、资源联用、党员联管、活动联办、服务联做的工作理念,整合利用社区资源,在全区打造了11个离退休干部党建活动阵地,阵地建设以来离退休干部党员组织生活参与率比往年同期提高50%。依托阵地大力推广“一支部一特色”“一社区一品牌”创建工作及典型经验,如柳园街道和平社区依托“公益大集”项目,组织老干部老党员成立了老马推拿志愿服务队、金成调解志愿服务队等11支老年志愿服务队,古楼街道名人苑社区设有书画室、棋牌室、羽毛球馆等场所,成立舞蹈队、门球队、老年书画协会等文体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有效增强了党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 带动活动融入,塑造“项目互通、人才互融”发展优势。持续打造“银辉东昌府‧颐志”志愿服务品牌,组建离退休干部党员服务团,推选全区各专业领域老干部组建专家型人才库,并探索与基层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建立联动机制,在实践活动中先后树立起“红耆颂”“同心圆”“啄木鸟老年志愿服务队”“银龄365”等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健全老干部发挥正能量机制,制定《东昌府区老干部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办法(试行)》,将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纳入社区信义积分管理,建立完善离退休干部“诚信档案”,出台《关于在老干部工作领域运用信用评价结果的实施方案(试行)》,有效激励老同志主动参与到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关心下一代等志愿活动中,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参与度比往年同期提高40%。 创新文化融入,推进“一域一策、一校一品”办学模式。聚焦老年群体文化需求,积极推进基层老年学堂建设,坚持开班先建党组织,目前已成立7所城市社区老年学堂,9所农村社区、村老年学堂,古楼街道向阳社区老年学堂、新区街道文锦苑社区老年学堂、道口铺街道任堤口村老年学堂获评2023年度山东省基层老年教育示范校。以闫寺街道冯庄村为试点打造“老年文创协会”,依托“‘新乡贤’回报乡里”工作,招募集聚银龄文化人才回报乡里,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探索创新“银龄文化铺”和“送教下基层”项目建设,由小区文艺达人和区老年大学选派教师到社区提供就近便捷为老服务,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元文化需求。 强化服务融入,释放“应享尽享、精准有效”发展红利。构建共享式为老服务管理体系,联合社区统筹“双报到”志愿服务项目,增设智慧助老、爱老敬老、义诊义剪等服务岗位,采取“老同志点单、社区下单、党员接单”的方式开展“一对一”服务。落实落细离退休干部各项政策待遇,不断满足老干部的精神和心理需求,在古楼街道向阳社区心理咨询室、柳园街道利民社区“解忧铺”、新区街道御苑社区“如康家园”等项目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打造老干部心理健康工作室的方式方法,扎实开展“智慧助老进社区”和“银龄东昌游”活动,努力提升老同志的晚年幸福指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