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开发区八角街道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现有党员46名,负责辖区内84名离退休干部的教育管理、开展活动。近年来,八角党支部始终坚持“强化自身建设,服务中心发展”的思路,不断加强党支部建设,组织离退休干部自觉发挥余热,促进了办事处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党支部先后被烟台市委、开发区工委评为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加强三项建设,构筑坚强的战斗堡垒 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要发挥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作用,抓好自身建设是关键,工作中,八角党支部重点强化了三方面工作。 (一)强化班子建设。团结才能出凝聚力,团结才能出战斗力。没有一个团结协作的党支部班子,没有一批积极发挥作用的离退休干部党员骨干力量,整个支部就是一盘散沙。围绕增强工作合力,八角党支部按照“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支部委员的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防止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党支部委员之间经常谈心交心,大事小情主动沟通交流,形成了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工作合力大大增强。 (二)强化队伍建设。八角党支部把强化学习作为提升老同志思想境界的重要手段。为确保学习活动正常开展,党支部每年都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做到有计划、有要求、有总结,达到了制度化、规范化目标。在学习形式上,八角党支部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个人自学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先后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举办市场经济、法律知识、和谐社会等专题讲座10余次;组织参观大宇造船、东岳汽车、失地农民安置小区等,使老同志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心也平了,气也顺了,自觉支持办事处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考虑到大多数老干部年老多病、行动不便,八角党支部除了规定每月20日在老干部活动中心集中学习外,还按照居住区域,选择具有电化教育设备和场地的老干部党员家庭,建立了8个家庭教育联系点,每个联系点选出一名政治理论水平高、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党员作为辅导员,分散自学时,由辅导员提前备课主讲,既方便了老同志学习,又保证了学习效果。 (三)强化阵地建设。八角党支部按照“教育管理,阵地先行”的思路,积极争取支持,办事处先后投入30多万元,兴建了新的老干部活动中心,乒乓球室、健身室、棋牌室、阅览室等设施配备齐全,并修建了标准的门球场,为老干部创造了一个老有所乐的良好环境。依托老干部活动中心,八角党支部经常开展门球、象棋、钓鱼等各类体育活动,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参加广场演出等文化活动,既强健了体魄、陶冶了情操,又树立起老干部的良好形象。 二、发挥三个作用,搭建党群和谐的牢固桥梁 党支部从实际出发,积极挖掘老干部的政治经验和技术优势,帮助他们在政策宣传、维护稳定和增收致富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余热,在办事处和党员群众之间架起一座牢固的联心桥。 (一)担任普及政策的宣传员。八角党支部充分发挥老干部政策水平高、感召力强的优势,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普知识,受到群众的欢迎。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八角党支部组织了“科技服务垄上行”活动,把离退休干部中从事科技、农业、卫生等专业技术工作的老同志组织起来,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咨询、生产培训等活动,成为一支流动的“科技服务队”。近3年来,累计举办大樱桃栽培技术等科普知识培训班4期,提供咨询服务200多人次,举行义诊8次。 (二)担任化解矛盾的调解员。八角党支部非常注重搜集基层民意,及时把群众的愿望和诉求向上级反映,成为畅通社情民意、疏导群众情绪的重要渠道和载体。 2005年7月,大宇造船项目正式落户八角,为办事处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由此而涉及到的拆迁工作难度也超乎人们的想象,如果不能及时拆迁完毕,项目很可能搁浅。针对这种情况,党支部立即向办事处全体离退休干部党员发出公开信:凡属家乡开发涉及到拆迁的,都要无条件响应,只准“带头”,不准“挡道”,并要努力做好亲朋好友及左邻右舍的思想工作。广大老干部积极响应,各尽其能,带头拆迁,为大宇造船项目的顺利开工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有一家“钉子户”,虽然办事处负责同志反复做工作,就是不肯配合,党支部委员、离休干部王世俊主动请缨,连续登门6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感动了“钉子户”,在规定时限内实施了拆迁。近3年来,党支部累计协助办事处化解矛盾纠纷12起,提出各类合理化建议20余条,受到办事处领导和群众的称赞。 (三)担任勤劳致富的示范员。划归开发区管辖后,许多群众都觉得开发区经济实力较强,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自我创业、主动致富的意识较差。党支部研究认为,要帮助群众克服错误认识,摆脱依赖心理,最好的办法就是带头增收致富。离休干部解作法老人已经80岁,自己搞起了饲养业,每年出圈一百头猪、一百只羊、一百头牛,成为带头致富的模范。在他的带动下,群众游手好闲的少了,打工致富的多了;“等靠要”的少了,自主创业的多了。近几年来,离退休干部领办或者参与创办加工服务型企业32个,解决失地农民就业119人,直接增加农民收入300多万元。 三、突出三个关爱,建造温馨的亲情驿站 八角办事处的许多老同志,子女都不在身边,日常生活经常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许多年轻党员由于经验不足,群众工作能力较差,难以打开工作局面;许多小学生由于父母忙于创收,疏于教育管理,成为问题学生。针对这些情况,八角党支部提出了“三个关爱”的工作目标。 (一)关爱老干部生活。为密切与老干部的联系与沟通,制定推行了联系老干部制度,由教育点负责人担任联络员,定期上门走访探望,坚持做到“四必访”,即:重大节日必访、患病住院必访、有困难必访和出现问题必访,及时把党组织的温暖送到每一位老同志的心坎上。对老同志提出的困难和问题,八角党支部积极协调,一抓到底,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赢得了离退休干部的支持和拥护。针对老干部高龄多病的实际,八角党支部组织开展了“关注健康、关爱生命”活动,采取健康辅导、科普宣传、定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等措施,关心老干部的健康状况,提高了老干部晚年生活质量。 (二)关爱年轻党员成长。年轻党员有朝气、有活力、工作有冲劲,可往往对困难估计不足,容易受到挫折。作为参加革命工作几十年的老党员,有必要承担起传帮带的义务,支部党员大会通过决议:对年轻党员要多鼓励,少指责,多支持,少掣肘,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掌握方法,树立形象。对街道党委新发展的年轻党员,八角党支部主动同他们结成对子。一方面,面对面进行谈心交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助年轻党员加强党性修养,澄清和克服思想上的模糊认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另一方面,手把手地传授经验,在开展一些难点工作时,积极帮助年轻党员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配合他们完成任务,让他们在干中学,学中会,增强了年轻党员做群众工作的经验、方法和信心。 (三)关爱青少年进步。一是开展传统教育。组建离退休干部讲师团,经常深入中小学校做思想道德、理想信念等专题辅导。老干部结合亲身经历,为青少年学生讲光荣历史、讲革命传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净化成长环境。退休干部赵鸿珍看到网吧里面常常有未成年人出入,就自发组织成立了一支老干部义务监督队,经常对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地方进行明察暗访,对不执行规定的经营业主严肃批评,对痴迷上网的青少年学生耐心教育,并及时向办事处和学校反馈情况,协调办事处和学校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为青少年营造了良好的成长氛围。三是帮困助学。在“爱心助学”活动中,广大离退休干部慷慨解囊,纷纷拿出钱来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人均捐款达400余元。同时,15名退休老教师主动与“问题学生”结成对子,深入开展“一帮一”结对活动,老同志的人格魅力和耐心辅导使这些学生进步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