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宁汶上县坚持党建引领,通过“3×3”模式,着力构造高标准教学体系、丰富高质量教学内容、建立高效能教学模式,打造教育培训“红色矩阵”,为离退休干部教育管理注入新动能。 “主体党校+云端课堂+立体教学”,构造高标准教学体系。创新开展“1+2+N”工作法,通过建优县委老干部党校主阵地,研究制定《汶上县老年教育品牌创建实施方案》,明确对各领域离退休干部教育培训要点。采取“线上+线下”双线协同模式,线上积极探索微视频、微党课等新媒体教学方式,录制《向党说句心里话》《老高的最后一课》等10余个微视频、微党课,在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党建云课堂”“有声书”栏目,阅读点击量达万余次。线下采用“集中培训+送学上门”相结合方式开展针对性教育,分期分批对老干部进行轮训。精心打造“多维立体”的教学格局,利用社区离退休干部共享活动站、远程教育站点作为办学阵地,搭建“老同志家门口老年大学”“初心加油站”“雷锋讲堂”等20余个社区现场教学点,构建起立体化、全覆盖、便捷式的离退休干部党员教学体系。 “优秀师资+精品课程+现场教学”,丰富高质量教学内容。建立涵盖优秀“五老”、领导干部、党校教授、典型模范等20余人的多层次师资队伍,深入挖掘、精心整合本地资源,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和优秀传统文化,推出《韦编三绝》《琴道与修身》《唱支山歌给党听》等10余部精品课程,其中3部作品获得济宁市级以上奖项。精心打造“夕阳红 初心加油站”离退休干部党员党性教育基地,结合汶上县党员党性教育基地、孔子宰中都教育馆、大运河南旺考古遗址公园等6个现场教学点,借助红色展览、情景党课、重温誓词等立体式学习方式,打造“新味”浓郁、“地气”十足的一批特色党课,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开展沉浸式、拓展式、感悟式的现场教学,让学习教育更加生动鲜活,让“有意义”的教育更加有“有意思”。 “菜单点学+专题研讨+实践教学”,建立高效能教学模式。精准匹配“供”与“需”,创新推行菜单式点学培训模式,完善“传统文化类、政德教育类、艺术表演类”等课程菜单,除思想政治必修课程外,留有可选择课程菜单供学员自主点单,做到形式走“新”、内容走“心”。融合推进“教”与“研”,采取教育培训与专题研讨共促模式,组织开展党组织书记读原著、“话传统、谈复兴、聚力量”专题调研、“红色记忆”主题活动和老干部情况通报会等活动30余场次,引导老同志们建言献策。统筹贯通“学”与“践”,探索出“理论+体验+志愿服务”模式,组建乡土讲师团、学雷锋志愿团、“红马扎”服务队、老年大学合唱志愿队等10余支志愿服务团队,引导老同志利用所学内容,开展理论宣讲、文艺展演、培育时代新人等系列实践活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用“老有所学”实现“老有所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