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坚持党建引领,出台加强和促进志愿服务《若干措施》,聚焦“组织、激励、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志愿服务激励促进机制创新,激发广大老干部参与志愿服务“内生动力”。 聚焦组织建设,突出培训引导,形成“适岗”的集聚效应。一是分级搭架构。依托市老干部志愿者协会、老年大学、老干部服务中心主阵地,构建“3+11+N”市、区(县)、镇(街道)三级组织架构,形成上下联动、组织共建、项目通联的工作体系,方便老同志就近就便发挥作用。二是分类建队伍。区分不同专业类型,组建红色宣讲、翰墨丹青、金盾卫士等10余类志愿服务队,设计普惠型、专业型、微志愿型三类志愿服务项目,扩大项目供给,提升“人岗相适”匹配度、精准度。三是分层抓培训。每年举办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培训班,帮助了解发展大势、掌握基本技能、提升专业素养,提高组织自建能力。组织智能技术实操培训50余期,提升信息化技能水平。将志愿服务纳入新退休干部研习班、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等培训,吸引更多老同志广泛参与。 聚焦激励促进,突出氛围营造,激发“想干”的争先热情。一是围绕精神褒奖鼓励,开展“最美”评选。全市选树61名“最美老干部志愿者”、10个“最美老干部志愿服务组织”、10个“最佳老干部志愿服务项目”。对接新闻媒体开设“最美”专栏,拍摄“最美”事迹专题片,举办经验交流报告会,学习、宣传、致敬老同志。二是实行物质回馈奖励,打造“时间银行”。设计开发“银领齐航·志愿服务”积分管理程序,打造“积分驿站”,开展星级评定,持续扩大生活用品及精神慰藉、文化助老、保健指导等积分兑换范围。桓台县建立“管存兑一体化”志愿服务“时间银行”激励机制,实现县域内通存通兑、信用赋能。三是突出帮扶关怀感励,提升身份认同。优先帮扶救助困难、患病、独居等老干部志愿者,主动走访慰问、嘘寒问暖,开展“N对一”结对互助。建立高龄志愿者荣誉退队制度,增强自豪感、认同感。 聚焦条件基础,突出常态长效,夯实“能干”的服务保障。一是加强部门联动。实行市区(县)两级老干部工作部门联系挂包老干部志愿服务组织制度,帮助解决各类问题20余个。持续加强部门联动,建立专题会议机制,共同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凝聚形成创优提质强大合力。二是扩大经费来源。将志愿服务经费纳入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预算,保障组织建设、活动开展。积极协调组织、人社等部门,对市级退休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等开展的服务基层活动,参照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差旅补助标准给予补助。三是建强活动阵地。建设市级离退休干部党员服务中心,依托各级老干部活动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建立212处离退休干部共享式活动站点,打造148个“银发正能量工作室”,为开展志愿服务提供必要的场所保障。四是强化制度保障。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工作的实施意见》《淄博市老干部志愿者嘉许礼遇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件,夯实老干部志愿服务长效规范的制度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