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注册老干部之家

时刻不忘报党恩 特殊党费献给党——记全省优秀离退休干部孙昌周

2014-5-21 16:24| 发布者: 烟台市委老干部局| 查看: 794| 评论: 0

摘要: 烟台市福山区华侨宾馆离休干部孙昌周,男,1916年出生,1949年参加工作,1955年入党,1982年12月离休。离休以来,孙昌周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不忘一名共产党员的义务和责任,甘守俭仆,不为名利,奉献自我,回报党恩。自 ...

烟台市福山区华侨宾馆离休干部孙昌周,男,1916年出生,1949年参加工作,1955年入党,198212月离休。离休以来,孙昌周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不忘一名共产党员的义务和责任,甘守俭仆,不为名利,奉献自我,回报党恩。自2000年以来,先后8次共向党组织上缴特殊党费20万元、向社会各界捐款1万余元!先后多次被市区两级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77月,被“山东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授予“全省优秀离退休干部”荣誉称号。

为报党恩,离休后孙昌周所做的第一件事是每月双倍缴纳党费。从1983年起,雷打不动,年年如此。为了更好地回报党恩,2000年,在党的生日来临之际,已84岁高龄的他,第一次拿出自己离休后积攒的5万元工资,作为特殊党费郑重上缴了党组织!2006年党的85岁生日前夕,孙昌周又一次拿出4万元工资积蓄,作为特殊党费上缴党组织。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孙昌周再次响应号召,向党缴纳了1万元特殊党费,表达自己对灾区人民的关爱之情。2010年后,孙昌周又先后五次自愿向党组织缴纳特殊党费共计10万元!离休以来,孙昌周先后累计向党组织缴纳特殊党费达20万元,为灾区和社会困难群众捐款达1万余元。

在上缴巨额特殊党费的背后,孙昌周却几十年如一日,始终过着俭仆清廉的生活。孙昌周的家原在农村,住的是租来的旧平房。他和老伴常年有病,尤其他本人离休前因为腰部和腹部疾病做过两次大手术,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随着年龄增高,又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综合症,两腿常年肿胀,两手时常颤抖,生活十分需要照顾,也常年需要花钱治病。但孙昌周对自己却吝啬得几乎苛刻,努力省吃减用,节省每一分钱。平时穿的都是旧衣服,吃的都是最清淡的饭菜,就连治病,买的也是最便宜的药物。老伴去世后,孙昌周住进了一家条件最普通的敬老院。在一间10平方米的房间里,一张简易的木板床、几个旧纸箱、一张老方桌和一个单人旧沙发,外加一些瓶瓶罐罐,成了他的全部家当。对这种俭仆清廉的生活,孙昌周却丝毫没有后悔。

为葆本色,孙昌周始终坚守着清正廉洁。在就医治病上,作为离休干部,孙昌周本可以享受到实报实销的政策待遇,但他总是尽量自己负担,省怕为国家增加负担。离休20多年,他总共报销的医疗费仅有区区6百多元!在敬老院生活的近20年中,他曾连续数年义务为敬老院清扫楼道卫生,清理大院垃圾和杂草;平时努力为院里节约每一分钱。为了省电,冬天他用自己买的最普通的小功率电热扇来取暖;夏天,再热他都不开电风扇。院里提出特别为他改善生活,他总是婉言谢绝;认为自己我是一名老党员,不能搞特殊化。

孙昌周离休不离党,从离休那天起,就坚持每天读书看报,学习党的政策理论和历史知识,及时倾听党的声音,了解党的大政方针,关注国家发展形势。他先后自费订阅了《党员干部之友》、《党员文摘》等十几种报刊杂志,购买了上百本书籍,坚持与时俱进、思想常新。

如今,孙昌周已步入耄耋之年,已无法参加集体学习和活动,仍然坚持读书看报,关注发展形势,倾听党的声音。在敬老院这些年,他多次自费给工作人员订书订报,并自觉当起了“政治辅导员”,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在他的帮助下敬老院先后有3名工作人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点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老干部之家

工作

动态
党支部

文件下载
意见直通车

老干部志愿者

博客

服务

旅游 文化

老年用品

全国老年期刊联盟

社团

摄影  诗词

书画

资源库 山东兵

视频

互动

活动 话题

论坛

老教育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