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宁市汶上县以创建“本色家园”示范党支部为抓手,持续打造“汶水上·夕阳红”离退休干部党建品牌,围绕提升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向心力、引领力探索创新,全面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一、构建“示范组织体系”,提升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组织力”。在全县实施城市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将组织建设延伸到社区,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基层党建大格局。指导全县26个城市社区成立功能性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抓实“六好支部”建设,在落实制度建设、发挥载体作用等方面持续发力、培育品牌。实施“本色家园”示范党支部评定工程,研究制定示范党支部创建标准,先后制定印发《关于在全县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中实施“组织力提升工程”的意见》等文件,为全县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运行提供依据,目前已评定离退休干部“优秀党支部”12个,其中市级离退休干部示范党组织7个。实施“本色家园”示范党支部头雁强化工程,选优配强支部班子队伍,鼓励引导担任过领导班子成员的退休干部担任支部书记,每年举办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培训班,不断提升党务工作者业务能力和水平,有效推动“本色家园”示范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二、践行“共享家园计划”,提升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凝聚力”。充分挖掘基层党组织阵地资源,将原有的老干部学习活动场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丰富阵地资源整合,建成标准化规范化的市级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共享活动基地14处。打造“本色家园”特色示范点,建成离退休干部党员党性教育基地“夕阳红 初心加油站”,设置“红色精神站”“银龄榜样展”等6大功能区,为全县84个离退休干部党组织、2812名党员就近就便开展各类活动提供阵地保障。实行“荣退+报到”模式,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到社区报到,围绕基层治理、志愿服务、关心下一代等方面每年开展活动300余场次。建立结对共建、双联双促两项制度,引导部门单位与社区之间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结对共建,探索实施政治理论联学、党建活动联办、党员队伍联建、优势资源联享的“四联”工作机制,引导全县100余个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进行结对共建,已开展共过组织生活、共过主题党日等“共过”活动120余场次,以活动助推“本色家园”示范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三、优化“精准服务项目”,提升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向心力”。常态化开展政治学习,充分运用云端学习平台,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党建云课堂”等板块,推行社区“24h有声图书馆”,帮助老同志关注使用“离退休干部工作”“山东老干部”“济宁老干部”等微信公众号,组织收听收看专题报告会,引导老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增强老党员的政治领悟力、使命感。健全干部荣退服务体系,建立干部荣誉退休“十个一”工作制度,引导全县各部门单位举办干部荣誉退休仪式,开展新退休适应期培训,进行遵规守纪提示,确保干部从“临退休”到“退休”服务管理、组织生活顺利衔接,切实增强老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注重暖心服务,出台老党员关心关爱十项措施,坚持“三必谈六必访”联络机制和走访慰问机制,依托“本色家园”示范党支部共享阵地,建立“1+15+N”离退休干部社区服务体系,构建“一站式离退休干部服务点”“15分钟共享活动圈”,常态化开展“送医、送学、送教”上门服务活动,切实增强老党员的幸福感、获得感。 四、实施“银辉赋能行动”,提升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引领力”。依托“本色家园”示范党支部,探索“党支部+志愿服务”模式,打造县、镇街、社区三级志愿服务平台,成立老党员工作室9处,老干部志愿服务队7支,引导全县526余名老干部老党员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关心下一代等方面发挥余热。组建“本色家园·离退休党组织书记宣讲团”“乡土讲师团”等老干部宣讲团6个,近两年共宣讲400余场,累计受众7余万人次,其中张茂路宣讲“雷锋精神”、赵红海梆子剧团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被光明日报、齐鲁壹点等媒体报道宣传。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融入社区治理,目前317名老干部老党员充当社区“三长”,北门社区、东关社区以老党员为主分别成立“彩虹调解队”“红色基因”智囊团,参与到社区治理中,西门社区老干部张茂路助力“新时代‘雷锋精神’融入城市社区治理”入围全国城乡社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