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济宁老年大学坚持内涵式、规范化、特色化、开放式办学方向,发挥济宁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富集优势,探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老年大学活动,着力构建贯通一体的教育普及、实践传播和研究阐发体系,不断形成优秀传统文化与老年大学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双向驱动的良好局面,越来越多的文化“两创”成果惠及老干部学员。 教学与体验相结合,一体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一是坚持以名师公益课为引领。积极争取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山东老年大学支持,携手孟子研究院、市委老干部局、市文化传承发展中心等单位共同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济宁老年大学暨“孟荀思想解读”活动,由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先生作首讲,接续邀请20名国内知名儒学专家,采取视频录播的方式,分20讲系统解读孟荀思想,打造优秀传统文化系列名师课程,在老年远程教育网上以“名师公益课”的方式免费供老干部学习,引领老干部系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名师公益课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根据老干部需求,扩大国学、书画、戏曲、民族器乐、民族舞蹈等传统文化专业招生规模,目前占比已达25%;对高端传统文化师资,采取直播的形式,市县老年大学“同上一堂课”,实现市县联动、资源共享;同时,录制一批精品传统文化“微课程”,通过微信公众号及远程教育网,利用课前十分钟供学员集中学习,形成“国学大课”进校园、传统文化“微课”进课堂和“网上课程”送到家有机衔接,可以让老干部通过手机、电脑、电视等便捷手段,随时随地接受传统文化学习熏陶。三是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游学活动为载体。突出济宁传统文化特色,以圣人圣地、文化“两创”、运河文化等为主题,设计开发4条传统文化游学线路,通过中宣部“学习强国”、中老协《老年教育》等媒体向全国推介。针对不同专业学员需求,游学内容也各有侧重,比如组织书法班学员到曲阜“三孔”游学,特意在汉魏碑刻馆开展现场教学,让学员现场感悟汉魏碑刻书法和儒家文化魅力;注重“游”与“学”的有机融合,组织摄影班走进“三孔” “两孟”采风,模特学员身着汉服深入古村落走秀,在“游”中学、在学中“游”,走心又走“新”。 学校与社会相融合,一体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实践传播。一是建设志愿服务“实践基地”。联合孟子研究院,遴选“五老”、传统文化专家等,成立老吾老志愿服务团,除深入部队、学校及街道社区、农村等开展志愿服务外,不定期巡回到全市养老机构远程教育教学点开展现场教学辅导、文艺展演联欢、传统文化讲座等公益活动。今年重阳节期间,市县老年大学上下联动,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周公益活动,22支志愿服务队、600余名老干部学员,深入7个县区、22个乡镇(街道)养老机构远程教育教学点开展志愿服务,惠及2000余名老年人,既为老干部发挥作用提供了平台,又为老年人送去了温暖,以老“养”老、其乐融融。二是搭建开放共享“文化舞台”。一方面,推进学校资源共享,把社会单位“请进来”共办文化活动,先后邀请红十字会、关工委、老科协、公安局、医院、幼儿园等单位走进老年大学,共同举办传统文化讲座、智慧助老和健康知识普及、文艺联欢等活动;创办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举办书画展、民族舞蹈、民族器乐、语言戏曲等传统文化专场演出,各项活动均进行直播,并向社会开放、欢迎周边社区居民现场观看,既营造了氛围,又提升了老干部学员获得感、荣誉感。另一方面,推动老干部艺术团队“走出去”,除到基层单位志愿服务、联办文化活动外,积极参加全国、全省老干部文艺展演比赛活动,一批以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的作品多次在全国、全省获“一等奖”“金奖”,既展现了教学成果,又增强了老干部的文化自信。三是打造传统文化“传播平台”。与济宁广播电视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老年教育+媒体”融合发展模式,在济宁广电建设老年大学教学基地、济宁广电老年大学,双方在联合办学、活动策划、老年游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战略合作,实现优势集聚、合作共赢。今年以来,先后联合举办了全市首届中老年合唱节、全市中老年重阳节文艺汇演等大型活动,老干部学员表演的《孔子试徒》《学而时习之》《孟母教子》《天下孟母》等一批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力作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与济宁日报社联合开办《老年周刊》,推出传统文化专栏,择优刊发老干部学习成果、传播健康理念、展示银龄风采,不断打造老年大学传统文化传播矩阵。 专家与团队相协合,一体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发。一是搭建理论研究平台。学校成立理论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健全理论研究组织体系,从驻济高校和研究机构遴选专家,组建理论研究团队。加强老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关课题研究,先后承担山东省社科联、山东省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等多项课题,在《光明日报》《东岳论丛》《山东老年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研究成果多篇,为开展好老干部传统文化教育提供理论支持。二是组建高端师资团队。将济宁学院、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孟子研究院等驻济联盟高校和研究机构作为师资来源基地、理论研究基地;以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解读活动为平台,广泛延揽聘请相关专家为兼职教授,建立了近50人的传统文化高端专家师资库,为开展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强化了团队支撑。三是成立文化传承“战略联盟”。与山东老年大学、孟子研究院、市文化传承发展中心等4家单位共同签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录播合作协议》,就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老年大学达成共同行动和一致举措,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举办传统文化普及传播系列活动,切实推动文化“两创”进老年大学,让老干部享受更多文化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