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赏佳片、诵经典、话传承 ——教育部离退休干部局成功举办《长安三万里》影片赏析沙龙活动

2023-8-25 10:32|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777| 评论: 0|原作者: 图文:教育部老年大学|来自: 教育部老干部之家

摘要: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的生活应该会失去不少鼓励,犯了难,说不了‘长风破浪会有时’,处逆境,说不了‘天生我材必有用’,赔了钱,说不了‘千金散尽还复来’,更不要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安能摧眉 ...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的生活应该会失去不少鼓励,

犯了难,说不了‘长风破浪会有时’,

处逆境,说不了‘天生我材必有用’,

赔了钱,说不了‘千金散尽还复来’,

更不要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在朗诵协会老同志李伦抑扬顿挫的朗诵中,通过一首《如果没有李白》的现代诗,叹出对诗人李白旷世文学造诣的敬意,将《长安三万里》影片赏析沙龙活动推向高潮。

8月16日上午,教育部老年大学电影赏析班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了《长安三万里》影片赏析沙龙活动。电影赏析班教师柳逢霖作影片赏析,班长关培,学员代表邢纯洁、唐磊、刘天国、孟庆芬、陈延珍、杨青、李伦、沙玉梅、林志华、林丽、禹天安、刘慧线下参加,大家交流观后体会,共诵经典名篇,共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

柳逢霖首先解析《长安三万里》影片中运用的镜头语言,电影通过虚实相交的叙事手法、多元立体的形象塑造以及特色鲜明的美学风格,展示主人公积极乐观、不畏险阻、追寻理想的精神品格和内在特质,呈现诗词中余韵悠长的深厚文化积淀,唤起观众的文化记忆,引发观众强烈的共鸣。她表示,《长安三万里》等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致敬的电影不断“出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方式越来越多元,体现了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和国内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自觉。

在互动交流环节,林丽、杨青、李伦、沙玉梅、林志华、唐磊、刘天国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分享了观影感受。大家谈到,千百年来,诗词对中华儿女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长安三万里》人物刻画细腻、场景设计宏大、意境表达唯美,满足了大家对盛唐的美好幻想。影片依托48首诗词,通过逻辑严密的故事构建和叙事节奏,阐释了中华古典诗词中蕴含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底蕴,极富教育和现实意义。

为了更好地参加本次活动,大家提前观影并作了充分准备,有的查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有的观看了同类型的影视作品进行对比欣赏,其中,沙玉梅专门誊写了电影中出现的48首诗词,从文字中感受诗中意境;林志华受电影情节启发,临摹了黄鹤楼的画作,用笔墨丹青展示心中盛唐意境;李伦、林丽、杨青、林志华还分别朗诵了《行路难·其一》《将进酒·君不见》《题玉泉溪》《黄鹤楼》,时而娓娓道来,时而意气风发,带领大家穿越千年时空,好似与盛唐诗人一同,共抒家国天下、理想乡愁。

关培谈到,电影赏析班于2022年9月开班,至今已一个学年。一年来,从选片备课、课堂讲解,到课后逐一点评学员作业,柳老师高度负责,倾注了大量心血,也引领广大老同志学员由电影艺术的“门外汉”到逐步领略其内涵和魅力,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水平。柳老师专程赶到北京参加此次线下活动让人深受感动,活动内容充实、形式丰富,学员之间交流充分、相互启发,碰撞出许多新颖的见解,收获很大。

大家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和把握“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继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发挥优势作用,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教育部老年大学2023年3月挂牌成立以来,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老同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努力丰富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有效满足了老同志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