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辅民,今年67岁,2005年退休,退休前是烟台市海阳中医职专校长、支部书记,主 潜心研究中医理论技术,为病人解除痛苦 从我15岁学徒开始,50年来都是忙于学医行医,说白了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勤奋实践的过程。后来参加了一些教学医疗科研的管理工作,特别是担任了海阳卫生专业学校校长,更是历经艰辛、竭诚而为,忙忙碌碌地14年过去了,不知不觉到了退休的年龄。 退休时,我刚过50(正值当年),难道退休了就可以停止医疗实践吗?我这样问自己。据有关调查统计,中医成才在50岁左右,要有自己的感悟,明了医学之道,大约要有30万人次的治疗经验。我深知那些来之不易的经验和感悟,除了自己的不懈努力外,更多是患者为我提供的,所以我应当回报社会。为此,退休后我开办了一个诊所。每天早晨6、7点钟就有人敲门求诊,到9、10点钟才能吃上早饭。一下来5、6个病号,家里就显得十分拥挤。为了长远计,我把儿子的一个旧厂房改为门诊,地址在海阳市方圆大厦身北,远离了市中心,也远离了县城的喧闹,这里就成为我老有所为的理想之地。 中医药学是我们的国宝,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展。比如说恶性疟疾,西药疗效不好,而中药青蒿可以治这个病,《本草纲目》就有记载。最近,我治疗的一个新生儿黄疸(出生三个多月),这是个八个月的早产儿,托在手上像只小猫,全身暗黄、腹大如鼓、腹壁菲薄,在本地和青岛治疗三个月,黄疸就是不退。小孩他爸 “闻名而来”,我改用中药温补剂,每副药不足20克,几元钱当水喝,三剂黄疸见退,用了十几副药黄疸就全退了、腹胀也消了。 为了更多地获取这些知识,这些年来我坚持订阅杂志、报刊、期刊等,每年都不下十三、四份。通过阅读学习,使我对医学发展的前沿状况、中西医学的长短、中药能治到什么程度等,都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更好地诊治病人。由于每天上午要接诊,少则四五十、多则七八十个病号;下午要上山植树护林,所以我只能在晚上和夜间看书学习。每天山上山下地跑比较劳累,也为了多睡点觉,所以我没有晨练和晚遛的习惯,也尽量不赴宴,扑克麻将更是从不沾边,为的就是不浪费时间。我觉得人生七、八十年太短暂,一点也不能浪费,就是大年初一晚上我也没停止过学习。 |